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六变”
· 立足本土 因教制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立足本土 因教制宜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新港小学 高素姬
  自1997年石浦被国家批准为“中国渔村”,历年来成功举办了“中国开渔节”。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也在心中酝酿着,如何使“渔文化”这一本土文化在下一代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开始了“渔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一、立足本土,充分挖掘资源文化特色

  在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尝试中,立足于学校实际,注重将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校本美术课程资源走上了多元开发的道路。在美术校本资源开发中,我摈弃了教材是知识权威的代表和化身的僵化观念,我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特色“渔文化”作为了第一资源来进行开发。首先我和我的学生搜集大量的本土文化内容和材料,以供选择和分配,充分挖掘“渔文化”的内涵。

  二、因教制宜,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改编的教材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在新课改中要逐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理念,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可以补充、可以拓展的。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的具体作法是:

  1、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依据学习目标,我们有效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石浦文化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来安排学习内容,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美术的想象上、命题上及创作作业中我们都力求让孩子们画自己熟悉的石浦港湾、风土人情。由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又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创造性地应用教具学具。以往的美术统编教材面向大中城市的内容较多,教材中要求的教具、学具材料也大多是城市的易拉罐、泡沫、吹塑纸、饮料盒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还是有段距离。为此,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我们不断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俯首皆拾的石浦得天独厚的美术材料资源,如卵石、贝壳、珊瑚、海沙作为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的有效工具。当我们把这些经济实用的原生态材料作为美术学具引进课堂,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体验,学生学得主动、愉快、生动活泼。

  3、加强活动教学。活动是儿童智慧生成的源泉。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我们力求在活动教学中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把石浦的一些优良传统的民风民俗活动引入活动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然后组织学生“三月三”时在家乡的沙滩上放风筝;让学生编扎设计渔灯,在元宵节时就可以在渔港马路上高高挂起孩子们那形态各异的鱼灯、虾灯、螃蟹灯了;让学生自己根据渔船的变迁,设计未来渔船造型,并向“中国开渔节”组委会提建议……这一系列活动教学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三、利用地域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

  我校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探索工作也得到了县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也有幸成为了市级立项课题《渔文化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课题组成员之一。我们在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时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次尝试。

  通过本土资源在美术学科中渗透途径的开发与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其中的丰富性、知识性,作为文字的书本是无法比拟的。我们也期待着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渔文化”校本教材的诞生,也期待着我校学生的渔文化特色工艺作品能在中国开渔节中亮相,若能有厂家选定我们的作品进行生产……这都是我们的憧憬,但选择什么,怎样合理地与教材相联系,还需要我们去逐步探索、发现。因此,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把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应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去,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形势下,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加以挖掘和发扬,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不会被淡漠和遗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