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不但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成就很高的书法家。只因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为其他的名声所湮没,所以我们才对他的书法艺术不甚了解。事实上梁漱溟刚直不阿、敢于仗义执言的人格魅力也使人们对他的书法作品更为看重。
1947年,梁漱溟在重庆留下了不少书法作品。细细考察起来,其中还有不少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山东,梁漱溟辛辛苦苦在山东进行了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也被迫中止。随后,梁漱溟和跟随自己搞乡村建设实验的人一起转移到四川南充,在张澜的支持下,搞民众教育馆、办乡村建设学校。因为宣传抗日,民众教育馆和乡村建设学校被国民党当局查禁。1939年,梁漱溟在重庆璧山创办了勉仁中学,后勉仁中学迁到北平,不久又先后创办了勉仁书院和勉仁文学院。因为一直忙于宣传抗日并且为了争取国内和平而奔波劳碌,所以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去顾及自己所办的学校、书院的具体工作。
1946年底,眼见国民党无意和平,身为第三方代表的梁漱溟退出国共和谈,从南京返回北平,这时,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勉仁中学、勉仁书院和勉仁文学院欠债极多,经费非常困难。没办法,梁漱溟只好先把勉仁中学高中部停办,后来又把自己的结婚戒指等贵重物品都变卖了,却仍然无法让学校摆脱困境。被逼无奈,他想起了自己比较擅长的书法。1947年初,梁漱溟在重庆《大公报》上刊出了“梁漱溟为勉仁学校,书院募捐启事”。
在这则启事中,梁漱溟写道:“奔走大局,疏于经营,今日归来,颇负债务。……敬请各界同情人士海内外知交,惠与援助。……惠捐五万元以上,当作书(对联、屏幅、匾额、单条等)为报;百万以上并当走谢。”据考证,在此之前,梁漱溟为人作书从来都不收笔润,而这次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有偿服务启事,在梁漱溟人生历程中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且极有可能是唯一的一次),足见其办学之艰辛。启事刊出之后,前来向梁漱溟索要书作的人不少,梁漱溟好好地忙碌了一段时间,也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之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抵达重庆,特意派程思源代表他给梁漱溟送去了一笔办学经费,这才使勉仁中学、勉仁书院和勉仁文学院彻底度过了经费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