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傅抱石的《雨花台颂》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非常遗憾的是,这件重要的作品没有能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傅抱石诞辰100周年的大型展览。原因是,自1997年出现在北京某拍卖会的预展上之后,就一直下落不明。可是,最近它又在一拍卖会的预展上现身,引来了傅抱石家属穷追不舍的追查。应该总结上次追而不查的教训,一查到底,相信会有结果。这件被指认为江苏省国画院旧藏的作品,曾经刊登在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国画院画集》中,如果不能以此为据说明为江苏省国画院所藏的话,那么,傅二石1990年在国画院的库房中亲眼所见,以及国画院的画家和鉴定家萧平也曾目睹,应该说是没有疑问的。像这样一幅难得的大件作品,显然不可能是傅抱石送给某个私人,它一定是从国家单位中流失出去的。
当傅抱石的《雨花台颂》1997年出现在某拍卖会的预展中的时候,画的右下角却有一方“大连图书馆藏”的收藏印章。大连图书馆无论如何不可能会收藏到这件作品的,而在最近的有关记者的调查中,大连图书馆也证明没有收藏过这件作品。那么,盖此印造假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说明这是国家单位收藏,是真迹;二是说明这是大连图书馆收藏,不是此外的其他单位收藏。难道该画的所有者就不怕大连图书馆来查?他确实不怕,因为确实不是大连图书馆所藏。而弄巧成拙的是,引来了关于江苏省国画院旧藏的指认。这就非常可怕了。因此,当这种指认刚出来的时候,某拍卖公司就应委托人的要求撤拍。这是委托人做贼心虚。那么,现在的追查实际上也不难,只要到那家拍卖公司查9年前的委托人是谁,基本上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类似的国家单位收藏的艺术品流失的问题,不仅仅是现在被指认的江苏国画院有,许多国家单位也都有。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钱松嵒1964年为人民大会堂所作、为人民大会堂所藏的《丰沙途中》,1996年出现在上海一家新成立的拍卖公司的首次拍卖会上。因为家属向江苏省纪委报案,向原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反映,最后,在上海、北京、江苏三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侦破了此案。现在这幅画还收藏在人民大会堂。这是追查国家单位收藏艺术品流失的成功案例,其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效仿的。想象中,如果人民大会堂不配合,反而说不是人民大会堂所藏,那可能就无从查起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的非美术馆、博物馆单位之外的一些单位,如著名的楼堂会所以及画院、出版社,收藏有大量的近现代名画,其中如收藏于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则是20世纪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作。在这些收藏单位中,其账目、保管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流失是最为严重的。这些年来在各拍卖会上相继出现的一些为国家单位收藏的书画作品,基本上反映了这种现状,而这一形态的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