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美育
3  4  
PDF 版
· 深陷“误区” 的儿童画
· 异化画本语言 彰显童画个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异化画本语言 彰显童画个性
——儿童连环画艺术创作的若干途径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徐铁牛
  画本语言指的是画本中艺术形象存在的外在形态,主要包括形体、线条、色彩、明暗、空间等要素。儿童连环画由于其特定读者的特殊审美心理,所以创作往往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异化画本语言,构筑变异态势,塑造夸张形象,使儿童画本在遵循一般规范的基础上,显现其独特个性,表现出异与他类的独特审美功能与文化价值。

  一、形象夸张——塑造童趣盎然的艺术形象。

  从绘画艺术发展来说,儿童连环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陪伴儿童成长,再现儿童生活,反映儿童天性,张扬儿童灵气,是儿童连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儿童连环画再现儿童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往往能够赋予幼稚、单纯的儿童以某种情感感召与精神愉悦,引发他们摆脱各种清规戒律,促进联想与想象思维,萌发创造意识与行为。所以儿童连环画艺术设计要关注画面中诸种形象的构思与塑造,把平凡形象塑造为特殊形象,把普通形象扩张为异常形象。当然形象塑造涉及多种形式法则和表现手法,如对称、平衡、秩序、和谐、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形象的整体形式与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是否吻合,能否相得益彰。

  因此儿童连环画创作要注意选择最具视觉特征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艺术再现,并有意夸张变形,以凸现形象特征,创造第一视觉印象。艺术创作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求异探索。设若展示在儿童面前的诸多形象只是一种类型、一种形式、一种风格,形成众人一套、千人一面、万口一词,那将多么乏味,多么苍白,多么单调。所以对展现儿童题材的画作,如果有多种艺术构图,进行各不相同的艺术表现,或细密或概括,或单纯或繁杂,或装饰或勾勒,或夸张或逼真,丰富多彩的艺术再现形式将会产生审美感悟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二)认知错位——彰显荒诞诙谐的幽默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会不顾生活“情理”与“真实”,不管自然客观状况是否“合理”与“客观”,而随意挥洒各种超现实意念,表达各种潜心理意象,他们总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来张扬自己特有的思维成果,甚至超越生理限度和生活范围对现实生活现象随意把捏变形乃至任意组合配置。

  很多事物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体验到,却就是看不见或摸不着,难以用写实的方法来表现,因而我们在创作儿童连环画时常常会感觉到束手无策。这时我们何不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借助儿童思维方式,将无形事物和无形的内在联系进行有形化地表现呢?

  如图①,波隆那插画年鉴中的连环画:

  画本作者借助人们所熟知的小猫、人鱼形象,故意设置富有悬念的变异构图,促使读者生发认知错位,油然而生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这种构图易于引发孩子阅读兴致,促使孩子产生审美愉悦。由此可见,通过背离生活常理的一系列构图往往能够引发幽默诙谐的趣味,提升画本审美品位,构筑童画独特个性。

  (三)布局异化——展示反差强烈的画本造型。

  儿童连环画创作往往针对儿童特有思维个性和语言特质,通过构图的突变、布局的新颖,来展示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主观世界的憧憬。他们创作画本构图既关注对称与均衡,更张扬律动和变异,艺术造型既讲究逼真与恰当,更凸现夸张与荒诞,诸如布局的主次分配、远近配置、虚实处理,以及前后铺设、大小调配、遮挡组合等关系,均力求展现反差强烈的画本造型,以展现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揭示其独特的审美感悟和审美意识。

  传统画本创作的思维模式关注的大多是审美艺术形式,但儿童画作品如何在审美艺术追求中凸现画本变异态势,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取艺术再现方式。对一种传统的内蕴模式予以重新定位和崭新确认,促使艺术再现方式进入到一个崭新层面,这已成为众多儿童连环画创作者孜孜以求的一大目标,他们注重艺术构图的变异,推崇独特的再现方式,讲究由表现到再现,由空泛到丰厚,由平板到突兀。

  (四)色彩浓重——营造艳美亮丽的画境氛围。

  儿童画创作要有与众不同的再现形式与表现特点。从色彩运用这一角度分析,当前儿童连环画大多呈现这样两种走向:一是讲究色调和谐统一,二是关注色调冷暖变异。前者往往注意前后画作色调的一致以及单幅画作色调的和谐,而后者则常常使用艳美亮丽的色彩,这种色彩配置试图打破世袭常规,张扬主观随意性,追求强烈单纯,甚至不和谐,实现由物象至心象的幻化,创造出儿童特有的稚拙,营造艳美的视觉效果。

  如图②,波隆那插画年鉴中的这些画作创作中的色彩配置全力超越传统色彩体系,突破以往的视觉方式或清规戒律,整合吸收西方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以纯粹的意象色彩,开发出适合儿童阅读和赏析的色调,帮助儿童愉情悦性,着力于形的变幻与色的变奏的统一,借此营造艳美亮丽的画境氛围。

  总之儿童连环画创作要依据其特定读者的特殊审美心理,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异化画本语言,构筑变异态势,塑造夸张形象,彰显儿童画本独特个性、审美功能与文化价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