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抓形与抓神
· 文化传承与民族儿童教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化传承与民族儿童教育
■谢丽芳
  在湘西,美术课对于有些贫困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甚至是一种奢侈,没有老师,缺乏课程资源和起码的教育经费,但在他们生活周围并不缺乏美术资源。据考古材料证实,土家族苗族的先民在史前时期就定居或迁居到了湘西,历史上湘西是三苗部落文化、楚巫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融合和汇集之地,然而它从未处在某种文化的中心地带,边缘性带来的是精神内容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伴随漫长的发展历程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从而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的“冰箱”和“文化聚宝盆”。

  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的创造,对于自小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和审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也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因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就湘西的儿童来说,这无异于一座丰富的极有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宝库。但作为千百年来流传在湘西广大地区的并一直以其绵延不息的传统魅力,且自产生时起就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着的民间美术,如同世界大多数非物资文化遗产一样,当面对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时,它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即遭破坏,以及那些注重记忆和口传心授的绵延方式的民间艺人的陆续逝去,无数代表着民族本源的图式和符号被终止,民间文化的传承正在经历着社会和自然淘汰的劫难,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的破坏。

  儿童是人类社会中有赖于成年人关怀和培养的生命体和社会成员,同时又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对于在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双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他既要接受外部学校的教育,又要吸收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土家族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靠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孩子自一出生就开始了文化传承与习得的过程,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就是说,儿童获得文化传承的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然后才是其生活的社区,社区为儿童营造了一个体验文化传统的氛围,使儿童从小就开始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社区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土家族苗族世代相传、繁衍成习的一套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

  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造,通常人们都用“不胫而走”形容民俗及民间文化的传播流布情况,这正是传承本身具有的扩散机制发挥的作用,它蕴涵着人类文化信息传递最本质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影响已逐渐减弱。如日前农村地区开始推行的低年级寄宿制学校,三年级小学生基本要求到各所属的乡镇完全小学寄宿,孩子的学习条件的确得到了改善,但存在的某些弊端中就包含有:长年的寄宿生活使学生与家庭与社区的接触大大减少,这就使得那些原本依附于乡土社会母体之上的儿童的个人行为和经验日渐淡薄,地方性知识及对族群的认同也随之减弱。

  一个民族的落后,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更深层的在于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落后。教育本身的落后加之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知识的缺失,长此以往人们已不自觉地内化了外部世界的价值评判标准,并造成了对自己文化的自卑情结,认为只有经由学校教育传递的文化才是文化。因此才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当地村民甚至教师对于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漠然以至无知。

  湘西吉首大学附小的教师就曾反映:“吉大附小现有学生2900余人,学生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杂以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虽为苗族子孙,这些学生因出生地、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发生变化,讲不来一句本民族语言,不穿本民族服装,对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甚至表现的极为冷漠。”

  现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让人尽可能多样地、深入广泛地了解人所处的世界,了解人们的生存状态,家庭和学校都通过文化传承来培养下一代,但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并内化的一套比在家庭和社区所学的更为广博。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一个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发展需要的文化,又应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学校教育,儿童将要习得如何作为成人在社会中承担角色,因此他们既要接受外部学校的教育,又要吸收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

  现代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背景,还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文化教育的多元给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思考。面对来自社会来自民族来自教育的尴尬,孩子们现在可能并不明白,它所引出的终极命题实际上就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使命所在,它不仅关系到儿童个体的精神生命,还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谢丽芳,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