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继承和发展的杨善深
· 天怜史笔肇殷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继承和发展的杨善深
  岭南画派虽然是20世纪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可是,比起海派和京派,它在中国画的主流中常被人们轻视。其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它的“革命性”在成为其长处的同时,也成为其致命的短处——说他不够传统,或笔墨远离传统,是它在历史上最为致命的硬伤。好在它生于提倡和鼓励变革的20世纪,所以,岭南画派之“新”却是称雄于史的诸多流派中的重要一支。自第一代画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之后,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第二代画家继起,岭南画派在发展过程中,师承关系明确,画风流传有序。

  可是,当岭南画派成为今天的文化传统,能够让人看到它的当代价值的时候,岭南画派则成了一个值得、也是可以依附的靠山,不管打什么样的旗号,都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但是,看看眼下岭南画派的传人,或者是自称为“新岭南画派”的画家,能够让人们梳理出内在的传承关系吗?除了地域上的关联,技术上和艺术上还有多少联系能够让人们看到“岭南”的特色?

  继承和发展是20世纪中国画学术问题中的两大关键词。对于它们有许多历史的误解和误读,其中深深地镌刻着解读和认知的时代印记。当然,表现在对一些具体实践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看法上,其中不乏一些价值判断上的错位和反复。拿岭南画派来说,不论是第一代的“二高一陈”,还是第二代的“岭南四家”,他们的“革新”与今天的“革新”相比,又是多么的有限。毕竟时代的起点不同,今天是立于前人的基础上往前推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初的一小变,引来的是社会大惊;而今天的一大变,却难以引起社会的小惊,这几乎是悠久文化传统在社会变革中遇到的发展中的惯例。而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把握时代的审美需求来调整其中的度,是需要智慧的心中明灯照耀前进的方向。

  在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中,杨善深享有高寿而最后辞世。一直被称为香港画家的杨善深,平生美誉四方,最大的心愿是到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可是直到逝世两年后才得以实现,还是依靠家属、门生、藏家的共同努力才成为可能。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杨善深的作品让人们刮目相看。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的杨善深,不仅解决了继承与发展的矛盾,而且以继承和发展的成就彰显了时代的贡献。2001年,时年89岁的他绘制了《百花卷》,这一普通的白描手卷反映了杨善深所具有的坚实的造型能力、严谨的勾勒功夫、独特的自家面貌,也表现了中国画传统的魅力。与他的那些鸿篇巨制形成对应的山水、动物写生,尽管不太起眼,但同样透露出这位岭南大家的艺术风采。这是过去人们很少看到的,而这些被忽略不论的内容,正印证了这位岭南大家深厚的艺术底蕴。站在他的画前,艺术史家们不仅应该重新认识杨善深,而且也应该重新论述岭南画派。对于继承与发展的论题,应该说杨善深是一个极好的具有说服力的个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