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评论
3  4  
PDF 版
· 纯粹的风景
· 秋熟的明珠
· 当代文化境遇下的 中国画教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谭建丞的葡萄画
秋熟的明珠
■陈剑雄
  近代以来,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家,以新的艺术风格,为画坛吹来了清风,以后又有齐白石等画家以日常瓜果、虫草,甚至农家五谷农具入画,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开创了中国画的新时代。作为吴昌硕的私淑弟子,湖州画家谭建丞,以其渊博的学问,深厚的艺术修养,在美术创作上直接继承吴昌硕等海上画派的画风,并融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沉着而又不失文气的个人风格,而他的葡萄画,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这与他十多年对葡萄的观察、揣摹、写生的不寻常功夫有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旬高龄的谭老“退闲家居”,潜心翰墨。他偶然看见邻居所种葡萄藤蔓越墙进入他家院落,见其“绿叶垂阴,青葱可爱”,于是“每晨起床,必观赏其下,辄取废纸,随意写生”。从此以后,谭老“自订课程,日写一帧,一日或缺,次日必补”。

  艺术贵在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另辟境界,使谭老陷入深思。谭老所见的古人画葡萄,有徐渭的“水墨一长轴,高可四尺,狭式纸上,五六片大叶,七八颗萄实,像熟得欲落,其藤本枯笔纵横,与所题款字,浓淡歪斜,和整幅自然地呵成一气。”徐渭是明代文人写意画大家,在谭老眼里,这幅画上的葡萄“叶叶凌空,粒粒若透明富含水分”。这幅名画,给谭老以极深印象,谭老从这幅水墨葡萄画得到启发:中国画向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乾隆时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纯用水墨画兰竹,在中国画中独树一帜,而我何不也用墨的深浅浓淡焦宿来表现葡萄藤蔓枝叶果实的各种生态特征,可能比用青黄赤绿等颜色来画更耐人寻味。

  为了画好葡萄,谭老甚至买了中国农林科学院编印的《葡萄品种》一书,细心专研葡萄各品种的差异。他的水墨葡萄画,可谓厚积而薄发。谭老曾自己作诗形容此中甘苦:“手种葡萄日写生,十年辛苦学青藤。江南塞北年年熟,我亦拼成七八成。”

  书画家叶恭绰先生曾自题墨竹图说:“习画竹十年,近始于布枝稍有悟。入一艺之难如此。”而谭老积12年写生之功,才形成其独特的水墨葡萄的风格。他以均净的淡墨圈成葡萄果实,粒粒珠圆玉润,晶莹透剔,与笔走龙蛇的藤蔓枝叶珠联璧合,刚柔互济,画作苍凉中透出柔媚,沉郁中显出明丽,这就是谭老葡萄画的韵味,也是谭老迥异于他人的艺术特色。

  谭老已经逝世十周年了,他书、诗、画、印兼善,留给我们不少艺术精品。可以用谭老题葡萄画诗总括其特点:

  腕底云烟纸上珠,同归篆草岂殊途。

  胸中贮得苕溪水,可抵春江下太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