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设标、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类指导、分层评价,能有效地做到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发挥。
了解学情,合理分层
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差异、学习基础差异、学习品质差异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先通过摸底考试和调查研究,将学生分成A、B、C三级。A级学生学习成绩好,对美术学习感兴趣,能力强,悟性高,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B级学生是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可塑性,但学习不是很努力,只要老师稍加指导,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他们是本学科的中坚力量。C级学生是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后进的原因,千差万别。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这类学生的转化。
确立分层目标,优化教学进程
1、分层设标、分类要求。
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每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2、分层授课,分层推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到既要兼顾全体,又要照顾一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提问中,也要做到层次分明,难易相当,使每类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问题的提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分层教学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3、分层训练。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在作业和练习的设置上,也应在内容和数量上分类要求,既要让后进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又要让优等生不会因为太易而应付;既要让后进生反复练习,掌握课内知识,又要让优等生有时间涉足课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对待中等生,要努力做好优化工作,特别是做好那些素质好、努力程度不够的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些素质不高但努力肯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应当成为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榜样。
4、分类指导,分层补偿。
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低层次学生的辅导。还可让他们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如参加班级黑板报的绘制,让他们在集体教育中,克服自卑,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对美术的认识,使其产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需求,从而重视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在分类指导时,既要重视优生的提高与发展,又要确保后进生的转化。要积极开展学习互助小组活动,最终使各层次学生全面达标。
不同标准,分层评价
许多教育家多次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呈现出的多元的评价状态。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从以往过于重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到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应从单向性转到多向性和交互性;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最终才能通过美术教学起到促进全体全面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