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评论
3  4  
PDF 版
· 且说邢振龄的字与画
· 惊世之作——难见的珍贵史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且说邢振龄的字与画
□韩 瀚
  振龄兄脑子好使,手也好使。年轻时玩过木刻、搞过泥塑,还写过小说,后来又办过杂志。他想弄什么,都能弄点名堂。晚年,他画起水墨画来,画得北京九城闻名,在外地也不乏喜爱者。几年前,我在他家里看他画画,一时兴来,写了一首小诗赠他——

  一瓢泉水送清凉,

  笔筒形拙意味长。

  但得看家才一笑,

  石门乐了堂缘缘。

  当时我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缘缘堂主人丰子恺先生在上海的寓所,我是常常走动的。他为我供职的一本日文杂志每月画两幅漫画。他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来的生活小景,有趣味又有意蕴,读后留下隽永的回味。振龄兄的画比子恺先生所作虽略显直白,但画法上有诸多近似之处,或者说,邢作从丰子恺那里有所汲取,同时在构图和用笔方面,也从白石老人那里有所借鉴。

  振龄的画,每一张都散发着童稚趣味,起初也许是为了与画风匹配,他题画的字也是童稚味的,带有“作”的痕迹,写到后来变得挥洒自如,甚至浑然天成了,仿佛从汉魏碑刻中提取了些什么。厚重、老到、耐看、耐品,其欣赏价值甚至高于其画,亦如清人张庚画论所说,是“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了。我认为,振龄的字已写出了他自己意想不到的成果。他的字已自成风貌,或者可以说自成一体了。记得他曾告诉我,他是从山东农村来的,乍进城时,土布粗服挽着袖口,再加上满口乡音,像个小学徒,人们都叫他“力巴”,他的真实姓名几乎被人忘却。而今他的字,或许可以“力巴体”名之。未知观赏者诸君以为然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