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久远而灿烂的文明史,很大程度上依靠丰富的考古文物与无尽的遗存来证明。各种硬质的雕塑品就像石头的历史,即使有所损毁,同样可以印证当时社会一定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提供后人窥探当时社会文明的程度。
《土木金石——传统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雕塑》,将雕塑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以考古发现作为依据,嵌入各个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是美术史论与考古学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作。“考古学文化”自1925年西方著名学者柴尔德在他的《欧洲文化之黎明》一书首次采用这一概念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后,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各国考古研究时使用这一概念,其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将具有典型特色的器物来追溯一个区域里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将考古之成果进行关键分析,将人类的文化看成是适应特定环境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而各种遗存(器物群)被看作文化系统的产物。
李松先生对传统人文环境中的雕塑研究,暗合了这种世纪性研究特征,同时具有中国美术史论与考古学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他在开篇一文中提出,“进一步致力于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大环境背景上梳理中国雕塑发展的总体脉络,揭示民族雕塑艺术的创造规律。……中国近代美术考古的新发现,不断揭示出许多从不为人知的艺术现象,中国古代雕塑的门类、艺术样式和总体面貌愈来愈丰富,促使美术史的古代篇章要不断地充实和改写。”
《土木金石——传统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雕塑》一书的撰写,建立在这样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学术研究的理念上,比较于一般介绍雕塑的书籍,有五点明显特色。
其一,研究的时空跨度大。从上世纪90年代考古发现的长19.7米龙形石块雕塑开始,约距今8000多年,远远超出了人们一般所论上下五千年或七千年之说;而最近处论述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古今雕塑概揽其中。
其二,研究的类别全。研究者充分注意到雕塑有别于平面视觉艺术,大凡能遗存者,都以“土木金石”不同的材质所制。无论石刻、陶俑、玉石、青铜器,还是泥塑或者建筑装饰、世俗玩偶,都以翔实的考古记载与宏富的论证,引读者步入神秘而叹服的学习鉴赏境地。
其三,生动的比较分析。雕塑艺术的理论研究,往往容易产生两种偏差,一种是纯粹的断代分析,另一种是器物制造结合功能论。《土木金石》一书成功地避开了这两种偏向,不仅从历史学角度来分析各种雕塑的发生与遗存,而且从艺术学角度切入到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论述,分析它们在造型表现上的变化与进步,分析它们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意识信仰上的象征意义,将广义上器物的制作、发展与雕塑体现当时社会文化状态、意识形态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论述有血有肉、自然生动。
其四,严谨的史论互合。在研究上扬其史与论之长,以史为据,依史而论。书中涉及的雕塑史学史、古代各类型雕塑、现代雕塑思潮与各种雕塑创作等等,都出之有据,论之甚详;是一部对文物考古、美术史、文化史、雕塑创作、建筑设计专业人士和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师生都有启发的重要论著。李松先生在后记中说的一段话,让我们窥见他对中国传统人文环境中雕塑艺术研究的一往深情:“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全面调查研究,并与地下美术考古新发现进行整合,形成对中国古代雕塑整体面貌的全面把握,从美学和美术史角度开展综合研究,使当代雕塑创作获得宝贵借鉴,得以薪火相传”,“面对这样一些重大的学术研究,经常产生的感觉是无知以及要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过去的一些认识。”我们在读这一部著作时,不仅仅醒悟到对传统艺术的重新认识,同时也是自身人文素养的一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