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美育
3  4  
PDF 版
· 引领学生走进汉代文化艺术空间
· 抑制美术教育中的“克隆”效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抑制美术教育中的“克隆”效应
□浙江省余姚市花园小学 符国锋
  “克隆”效应指对某人、某一社会群体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事物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学生的绘画中更为明显。比如,让学生画一幅题为《户外》的创作画,结果大部分同学的画面的上方都会同样出现一个类似的红色太阳,几乎差不多特征的云,画面千篇一律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普遍存在,说明我们平时在对学生的认知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为了能在对孩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减少克隆效应的干扰,介绍以下几种克服克隆效应措施。

  一、减少对儿童的机械学习。

  所谓机械学习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有不少,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这种教育模式还是无处不在。填鸭式教学就是扼杀孩童的灵性。教学中,让学生从传授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交谈”的重要性。课堂上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能带来许多的意外。和孩子们交谈就是教他们思考,但是我们往往忽视它,在许多课堂上都以老师讲课为主,很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相互讨论一些问题。尽管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讨论合作,但这经常是流于表面,而我们却老是抱怨学生不肯动脑筋。

  (2)教师要学会运用“没有结论的”问题。比如要求学生对“秋天”这类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时,以“同学们印象当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提问,同学们会很容易很自然地回答“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丰收的。”此外就很少有什么意外的回答了。因为在孩子最初的认知中过分强调和吸收了关于秋天的“黄色、丰收”等刻板印象,其结果就出现了绘画上的“克隆效应”,同学们的画面及内容都很类同。此时可否想过教师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也做了一个实验,以同样的题材用了另外一种提问方式:假如我们没有秋天这一季节,那将会怎样呢?此问题一经提出教室里顿时发出一阵“啊!?”声,学生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都很吃惊、很疑惑。紧接着学生就不由小声地讨论起来,我随即就与同学们大胆讨论开来,结果发现学生们完全跳出了对秋天认识的“克隆效应”。有的同学说秋天是可敬的,像爸爸一样给我们坚强;有的说秋天是恐怖的,没有了秋天我们可以很快地迎来冬天;秋天是脆弱的等等。其最后出来的画面效果也是各具特色,惊喜不断,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内心。

  二、让学生走出来,课堂教学已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主阵地了。

  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已满足不了学生艺术创造的欲望,绘画因限于时间也只能草草完成作业任务而已。教师也是为了完成课时的教学任务而将自己的认知生硬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消化,忽视学生对事物讨论过程、理解过程和吸收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可以尝试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走出去,走出熟悉已久的教室,回归到大自然。以外面的天地为教室,以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为教材。就拿《画树》课为例,在我没有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之前,只要是画树,几乎所有的同学画的树都是同一种形式:接近长方形的褐色的树杆,再在其上部画一个不规则的弧形线,填以绿色。这样的类似于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儿童绘画还有什么个性和美感可言。然而当我把课堂搬到室外,学生的周围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课桌,取而代之的是高低不等、粗细不同、各色各样的富有生命力的树木,偶尔也能传来几声悦耳的鸟叫声。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需要教师花很大的力气,只要讲清楚画树的注意点,学生自己就会去寻找答案,相互间讨论着自己的发现,自然而然地就会克服原来对树的刻板印象,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新的提升。画出来的树的形象也就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了。

  三、让我们“走进去”。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埃里克·努森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最重要的需求是和教师建立一种可靠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和学生一起交谈,“走进”他们的内心,理解和帮助他们建立理想的认知系统。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教育中能正确地重视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与观察力,为他们提供富有生命力和自由空间,孩子们的天性是不会被“克隆”的,他们的艺术之花定会开的无比灿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