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 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奔放的时代。鲁迅先生说“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而雅安独特的汉代美术文物遗存最为丰厚,素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见证和传承着“大风起兮云飞扬” 的汉风,它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准备了独有的条件。在开发校本课程《走进汉文化,醉在汉代艺术中》的研究过程中,我引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汉代文化艺术空间,一同醉在汉代艺术中。
知晓历史
感受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通过多媒体课将雅安灿烂的汉代文化经典作了一个概览,同学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瞪口呆。我趁热打铁,开始了第一项活动:找寻雅安汉代美术遗存。同学们查阅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到两汉时期的雅安地区为汉王朝西南边防重镇,是蜀郡西部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民族交通枢纽地带。因而经济繁荣、风华物茂,文化造诣较高,为石刻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充裕的条件。最有影响的是具有珍稀实物“标本”的樊敏阙、高颐阙,书艺精湛的八分隶书《樊敏碑》刻和典型篆转隶风格的《何君阁道碑》,镌刻精美隽永的王晖石棺、无名氏石棺,诉说历史的沧桑和辉煌的画像砖,反映地域风俗的石刻楼房,寄托美好愿望的摇钱树座等,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和那分无法比拟的灵气,同学们在惊喜中倍感自豪。
解读遗存
体会汉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知道了雅安灿烂的历史,同学们争先恐后想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有的想了解汉砖的种类,有的想了解画像石,有的想了解雅安汉代石兽,有的想了解汉阙艺术……于是,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找合作伙伴,并制定各自的活动方案。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活动方案走出校门,走向这些美术遗存地,开始了自己的调查活动。
他们有的走进东汉石刻馆,深深地被那些造型方中有圆、四肢粗壮凝重、臀部隆起、昂首挺胸、跨步向前、雄姿矫健的瑞兽所吸引,被豪迈、自信、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焕发着无穷力量和伟壮的美所感染。
有的走进王晖石馆,目睹到馆壁上精美的画像,特别叹服具有极强运动感、充满蓬勃野性和生机、泼辣有力而恢宏博大、豪放古拙风格的虬龙、螭虎两幅画像。
有的同学来到高颐阙、樊敏阙前,在文物员的讲解中,懂得了“阙”的涵义,知道了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和历史神话故事。而且他们对优美的造型,独特、大胆、合理仿木的结构,庄重华丽的建筑风格赞叹不已,更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还有的同学走访汉砖的收藏者,从中了解到雅安主要有苍劲古朴的纪年砖、形象逼真的画像砖、粗犷流畅的几何纹砖、庄重古雅的吉语砖。懂得了一块汉砖,就是一种文化,你能从中听得见远古金戈铁马的厮杀,即使是轻描淡写的纹饰,它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深深体会到块块汉砖背后的辛劳,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品诗读文
领悟民族文化的精美瑰丽
汉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离不开历代文人墨客渲染。我们的第三项活动是寻找历代名人对雅安汉代美术遗存文物的赞诗美文。同学们在网上、在书中、在遗存地、在碑石上寻找到了不少赞诗美文。宋代的赵明诚、洪适、清代的康有为赞誉樊敏碑的“如日月升天,荷花出水”、现代的任乃强、梁思诚、王朝闻、谭树桐等“叹为观止”、“汉魂”等等的赞颂。最为著名的是郭沫若的《咏王晖石棺》、《题王晖石棺玄武像》、《题王晖棺右侧白虎拓片》赞诗美文,是同学们爱不释手的,他们在诵读中领悟到民族文化的精美瑰丽。
细嚼慢咽
感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活动后期,同学们都想把自己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心得展示给周围的人们,好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雅安汉文化这块地域文化的瑰宝。他们制作小报,介绍有关雅安汉代的历史、汉代美术遗存,还拍摄了大量照片,用笔写出了大量诗文。《我的调查日记》记录下了同学们的足迹;《关于汉美术遗存的报告》汇报了自己的活动心得;《汉风吹拂两千年》从绘画角度表达了同学们对本土汉文化的诠释;《大汉雄风》写出了同学们对汉代艺术创作中所展现出民族自信心的理解,希望这些涌动的奔放与自信能注入现今国人的灵魂。
校本课程《走进汉文化,醉在汉代艺术中》得到了众多家长的首肯,一位学生家长如是说:“雅安有如此丰厚的艺术遗存,作为本土人士,我却知之甚少。教师引领孩子“走进汉文化,醉在汉代艺术中”,使我的孩子增长了知识,我也见识不少。这不断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她的自信、自强和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