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中国人除了在家里贴对联、贴年画之外,还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北京人称窗花为“窗户花”。“‘窗户花’是用红棉纸或顺红纸刻成的,形似挂钱。刻成的不外是龙凤呈祥、恭贺新禧等。买到家里,贴在屋门前檐椽头上。红纸窗户花刻得精致,色彩鲜艳。也有用黄棉纸刻成窗户花,在佛像前粘贴”。(《旧都三百六十行》)
窗花,其实是一种剪纸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前人的诗文笔记中,多有记载:“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唐·杜甫《彭衙行》)、“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欲而成”(宋·周密《志雅堂杂钞》);“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奁,绝巧夺目,得之者珍藏焉”……(清《保定府志》)
中国人不但春节时贴窗花,遇有一些喜庆大事时亦贴窗花,如作结婚用的洞房的窗户上,往往贴着红灿灿的“双喜字”、“鸳鸯戏水”、“荷莲图”、“胖娃娃”,装点出一派浓郁的喜庆气氛。
过去的城里,有专剪专卖窗花的作坊,聚集着一帮剪纸的高手,用剪子和刻刀创造着诱人的艺术世界。一些小贩常在此批发出去,到庙会或街头售卖节日点缀的“窗户花”。
而在广大的乡村,更有一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在农事之余,刻剪出各种新颖美丽的窗花,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并出现了许多传统剪纸的生产地,如:陕西延安、山东高密、河北蔚县、山西新绛、甘肃镇原、湖南泸溪、贵州台江……
近些年来,一大批民间剪纸艺术家名声远扬,如陕北的张林召、王兰畔、曹佃祥、白凤兰、库淑兰,甘肃的祁秀梅,山西的段月英,湖南的黄靠天等等。
左汉中曾在《库淑兰·神奇的剪花娘子》一文中,生动地介绍了这位民间艺术家生活的艰难和对剪纸艺术的执著。“她自命为剪花娘子,她的剪纸领域是一个神化的世界——一个属于库淑兰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在茫然与苦涩中享受着一种创作中的甜美和幸福,体验着一种内心的自得与振奋,一种无掩饰、无禁忌的意识所反映出善良、地道的民间艺术家的童真。……老人一直靠剪纸为生,临走前,我向他求购几件作品,并给了她不菲的价格……”
而“窑洞里的剪花婆姨”曹佃祥,生于1921年8月,“16岁时已成为上下川有名的剪花能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请入中央美术学院,为民间美术专业的师生上剪纸课。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和国外的美展。“对曹佃祥大娘的崇拜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娘的人物剪纸特别让我喜爱,她的人物剪纸整体、简约、大气,又不失灵动和洒脱,确实有一种大师的气势。尤其是那幅《捻线线》,陕北纺线女子的动态处理得丝丝入扣,花纹疏密镂刻得当,堪称民间造型经典之作。二是大娘坚持剪花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在感染着我”。(左中汉《曹佃祥·窑洞里的剪花婆姨》)
左先生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同时又是一位好画家。这些年来,他对民间美术情有独钟,走山访水,对民间艺术家大力宣扬,其精神确实让人感佩。在他送我的大著《雨花阁随笔》两厚册中,就介绍了好几位民间剪纸高手,为其人其艺慨然立传,读之皆情深意长,心灵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