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照同志;
久未联系,常在念中。也不时在《美术报》上读到你的文章。
2003年(中国美院)校庆期间,美院出版社出了一本《艺海诗风》,因赶时间,书中错字连篇。近日,郑朝来信,说这诗选将重排重印,以作补救。
在国内艺术院校中,能出诗集的,唯有国立艺专。今后,恐怕也不可能有其他院校能出这样的诗集。
上世纪四十年代艺专有不少爱好诗歌的同学。成立诗社、办过诗刊。《嘉陵江》是其中之一。当年参与这份诗刊的编者、作者,如今已是七老八十,或重病在身、或健忘失忆。我趁自己还能伏案执笔,写下这篇回忆,使这段历史留驻于文字之中。
今随信寄上这篇文稿,供你一阅,请斟酌在你报“副刊”版选用。
我已行年八十,风雨兼程,自称白发书童,热血老头。
匆匆,顺祝文祺。
何燕明 2006.7.31
此文,虽是从我个人角度,以第一人称追述往事,其涉及的史实,则属于集体的记忆。
一
《嘉陵江》壁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国立艺专校园里的一份诗刊,间或插有一两篇杂文。每周一期。
1945年我入学时,它已出版了100多期。问起老同学,才知道早在3年前,便有几位爱好诗歌的同学成立了“嘉陵江诗社”,办过诗歌晚会、又办壁报,就叫《嘉陵江》。那时,原主持诗刊的老学长李文贵 (李荒)毕业离校,继由何志生(初茵)、徐仁德(徐凡)、王夫如(牧青)三人接办。我看到的诗刊,正是经他们分头组稿、轮流执编的。在选稿上,三人各有侧重,也编得各有个性;在形式上,还是延续原有的壁报格式,在一张四开大小的毛边纸上,用墨笔抄写诗稿。它总是既朴素又醒目地张挂在黑院墙内二门穿堂一扇(类似影壁的)隔断的正中。一进门,迎面便是《嘉陵江》。
这份篇幅不大、每期仅有三五首诗稿的壁报,之所以能引人瞩目、有读者爱看,跟它占着一块好地势不无关系。但最根本的,是有三位执编者热心组稿、悉心编辑,经手刊出的诗作,多出自作者的真性情,能贴近现实,与读者共呼吸,是抒怀言志的诗篇。
二
记得有一期,通篇是牧青的一首长诗,题目叫:
《表——怀念奔走在北方风沙中的大哥》
这题目,如一块磁石,立即把我吸引过去,竟不由自已地随着诗人起伏的心潮,跟着咏叹起来。至今时隔六十年,我还能大致地背出诗的开头几句:
大哥走了
留下了表
……
时间的马蹄
一刻不停地叩打
我工作的马蹄
追随前进
……
由此可见,60年来这首诗留在我心里的印象是多么深刻。我还记得,当时我曾直觉地感到诗人将有远行。后来,果如我预感的那样。牧青留下了《表》追随大哥去了。他成为八路军的一名文艺战士,直到数十年后,我才与牧青(即鲁煤)久别重逢。他依然声如洪钟,不减诗人本色。
徐凡是最初参与组建诗社、创办诗刊的成员之一,随后又与初茵、牧青一起担任执编。
在重庆磐溪黑院墙求学期间,我们两人的教室仅一墙之隔。有时晚上,我从他的窗前经过,见他在一盏桐油灯下挑灯夜读。诗刊上不时有他翻译的雪莱和拜伦的诗作。徐凡是藉着这两位英国的爱国诗人一吐胸中块垒;还常见他从薄幕中走进黑院墙中厅的老屋,坐在全校唯一的那架旧钢琴前,弹奏着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这该是他为了求得心灵的寄托吧。
徐凡很文静。就在他正当壮年、胸怀壮志为某省的美术创作与出版事业奋力工作时,一场反右运动,使他陷入“阳谋”的灭顶之灾。近年,我们有书信往还。他定居在湘江之畔,常怀念着当年的诗友和他深爱的《嘉陵江》。
在我的心目中,何志生是一团火,一个为诗活着的诗人。
每逢轮到由他执编,都要把我投的诗稿,经他抄写登在《嘉陵江》上。
我们曾不约而同地在以《旗》命题的诗中“盟誓”;在《给伙伴》中,我“咬着冰凉的枷锁”,他“舔干自己的伤口”。这是心与心在同声相应地呐喊。
为了珍惜志生和我、以及所有集合在《嘉陵江》诗战线上的伙伴们在共同战斗中凝结的友谊,这里摘录志生和我的两首小诗,留作永恒的纪念。
在嘉陵江上
何志生(初茵) 1946年发表于《嘉陵江》
是一只唱不完的歌,
我们在嘉陵江上
只要这水没有枯。
这水在流……
……
凭着这条细流
凭着这微弱的歌声。
我们要唱:
因为我们有着与——
恒河、地中海
同样的忧郁
我们要唱:
我们是黄河、长江的
一份支流。
在川江号子的源头
何燕明(晏旻) 1946年发表于《嘉陵江》
一根纤绳 牵着
赤条条的一生
把匍匐的手掌
烙在滚烫的滩头
把踉跄的脚板
刻在龇牙的岩坡
顶着逆流 披一身江水
在川江号子的源头 放歌
当年的《嘉陵江》诗刊,是一份徒手抄写的壁报,因此,它只能在每期的更迭中,一次性地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虽累计出到一百多期,却无一留存。
“记忆是历史的活化石”。这是一个十分形象也耐人寻味的比喻。就让我记忆里的《嘉陵江》这块历史的活化石,留在这文字的记载之中。
三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末期,在国统区以进步学生运动为前导,掀起了“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浪潮,它使一向沉寂的国立艺专不再平静。1946年初,重庆大专院校发动的“一·二五”学生运动,于一夜之间使艺专这座“象牙之塔”颓然坍塌。自此,在艺专,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迫害与反迫害的较量,日趋尖锐而激烈。《嘉陵江》也随之融入争取民主自由的洪流。
1946年暑假期间,学校复员南下,于同年10月迁回杭州。开学不久,《嘉陵江》着手复刊,由何志生结合吴正伦(吴凡)、叶文熹(文西)、何燕明(晏旻)4人组成了一个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的编辑核心。复刊后的《嘉陵江》既以诗创作为主,也发表笔锋犀利的杂文。此时,这份壁报,突出地体现了编者与作者们的胆识和良知,它置身于进步学生运动的前沿,以诗为号角,激励着为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艺术赤子;以诗作投枪,直指恶势力及其豢养的鹰犬。张挂着《嘉陵江》的那片墙壁,成为战斗者弘誓大愿、高扬民主的红墙。
今天,重温这段史实,60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抚今思昔,当年受迫害的4同学在艺专求学期间,在学习上是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又是投身进步学生运动的左倾激进分子,还是与《嘉陵江》共命运的4名纤夫。
60年前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年逾八旬的热血老头了。堪可告慰的是,4同学在艺术上、事业上均各有所成。
阿波罗、缪斯、德谟克拉西、以及被马克思称为“在欧洲回荡的幽灵”,都曾是我们那一代人心中的神祗,即使为之殉道而赴难,依然是虔诚的信徒,无怨无悔、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