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开幕
· 老品牌 创新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品牌 创新意
第11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上海开幕

  本报上海讯 记者 王凯 12月14日,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11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

  自1986年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首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今年已是第11届了。两年一届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以下简称“海平线”)在过去的22年里也曾走入过误区。对参展艺术家身份、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曾一度让这个老品牌黯淡无光。

  为了重新打响这个上海市的“老品牌”,本届“海平线”对参展作者的挑选,比以往更偏重于作者活跃的艺术思想和大胆的艺术创新精神。与以往的“海平线”展览相比,这届在综合材质的挖掘与表现上,使展览打破了以往的国、油、版、雕的分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引入了装置、摄影等,使作品呈现出综合多元化的形态。

  本届“海平线”参展艺术家的年龄也是历届最年轻的。展览共有25位艺术家参展,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其中不少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参展者的低年龄与高学历,使得这届“海平线”的艺术面貌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他们既不同于追求经典、完美成熟的艺术家;也不同于热衷玩观念、搞行为的艺术家。他们生活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城市里,对城市的方方面面有着太多太深的认识。尽管有的涉世不深,但是从他们的作品中却能感受到对城市生活的极度敏感和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诸如都市人们之间的紧密又隔阂的关系、城市人对大自然山水异化追求的心态、城市人精神上的孤独感等。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或是作坦率、尖刻的表白;或是迷茫、暧昧地暴露自我内心的困惑。但是,他们并不想寻求这些问题的最终解答,而只是表示着他们对社会、对文化、对生活的一种思考的角度和诠释的方式。同样,在艺术表现上,他们不想用别人已用过的语言来叙述,而是用一种特有的原创性形式来叙述心灵的独白。

  此届展览主题为:释义进行时,其预示着新一轮的开始。因此,如何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既吸收西方的有益经验,又对来自西方的影响作清醒的文化审视,并采取策略上的应对,积极主动地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审美和价值体系,是本届“海平线”的策展定位。例如陈心懋实验水墨作品《灵石系列》与赵葆康综合材料作品《海市蜃楼系列》延续了两位艺术家多年来的探索,通过丝网印刷和沥青等古朴的材质凝练了材料语言的纯熟性。艺术性地处理削减了材质的部分属性,留有手工时代的印记。含蓄内敛,流露出沉着和宁静的东方气息。相形之下,年轻一些的艺术家对于材料的选择更加日常化、人工化。一些一次性的消费性的材料被引入作品,例如吴晓宁作品《果冻生命》,陆煜玮《人景》等,以透明聚酯、蝴蝶标本、有机玻璃等材质为媒介,跳跃着消费时代的轻柔与骚动。他们对于材料的运用是直接的,材料本身的消费性和工业性毫无掩饰,一览无余,展示了年轻一代的直白和无忌。王凯的《图像点滴》是一组照片综合作品,这也是“海平线”展览上第一次出现的摄影图像作品。艺术家通过一个潜望镜,转换了原有的视角,以记录影像为载体,在光滑的表面记录着不同的肌理,同时创作中包含的时间也被当作一种非物质的材质留在作品中。

  身处上海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的探索,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诠释,是此次展览所要探讨并展示给观众的。同时,有感于当代艺术的展览中女性艺术家较少。11届“海平线”还推出了9位当代女性艺术家,以便于观看者能够通过作品更深入地走进了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