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ArtDeco?ArtDeco是从新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艺术风格,翻译成中文可以称之为“装饰主义”或“装饰艺术派”。它脱胎于“新艺术运动”,奠定于1925年以“现代工业装饰艺术”为主题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强调几何线条、强调对称、干净利落,建筑立面大块整洁,而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则形成强烈的视觉魅力和独特的韵律感。
打开GOOGLE搜索一下ArtDeco,我们可以看到500多万条相关的信息。ArtDeco风格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始终有一批狂热的推广者和追随者沉醉在ArtDeco风格所营造出的优雅和永不落伍的摩登氛围中。创造出ArtDeco风格的先驱们一定不会想到,他们导演的那一出城市大众文化的戏剧在“东方巴黎”的上海,至今没有落幕。
上海遗留了大量珍贵的ArtDeco建筑。但是它们大多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20年前,当摄影师尔冬强在梳理和拍摄上海老建筑时,开始迷恋装饰艺术派这种艺术风格,并从对建筑的关注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长期以来,尔冬强拍摄了所有上海的装饰艺术派建筑,并通过采访著名建筑设计师及后人、搜集收藏各种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器物和家具,与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艺术派研究者探讨,最终汇集成《上海装饰艺术派》一书,将上海的装饰艺术派遗存通过梳理呈现给国际视野。
尔冬强用他的镜头,一条马路、一条弄堂地寻找着老上海的ArtDeco韵味。美琪大戏院、百乐门舞厅、恩派亚大楼,这些城市地标同样以动感、曲折、圆滑的姿态进入尔冬强的镜头。1000余幅照片、800多幢建筑,尔冬强为我们绘就了一张上海ArtDeco地图,引领我们再次欣赏或许平时已被忽略的惊艳线条和细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法国设计师P.费色尔、中国建筑师范文照、赵深、陈植等,将装饰派艺术极度优雅化和时尚化,就如ArtDeco中常见的光芒图案元素一样,它也像一道阳光照亮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活。
最负盛名的大光明电影院,也是建筑师邬达克的杰出作品之一。不仅内部装饰采用黑、白、绿三色主色调,辅之以大量的镜子及铝合金装饰物,并在当时为观众席配备了皮质沙发和同声翻译的听筒等最时髦奢华的装置。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它还拥有2400个座位。
上海遗留下来的大量珍贵ArtDeco建筑,之字形外观、舷窗式窗户和风格化的花卉动物图案是其常见特征,但是不经意间一些独特的中国元素也会跳入我们的视野:铜钱的纹样、道家的八卦、福山寿海、云纹甚至有时还会加上闪电的图案。
长久以来,人们通过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来了解老上海,摄影家尔冬强通过《Shanghai Art Deco》320张图文并茂的扉页告诉我们,其实诞生于张氏文本的物质背景从来也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触摸到上海的每一寸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