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阅读
3  4  
PDF 版
· 维纳斯的历程
· 设计的日常
· 触摸上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维纳斯的历程
■蒋孔阳
  维纳斯是西方神话中著名的爱神和美神。她历代相传,不仅生活在神话中,而且生活在西方人的生活中,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周平远同志就抓住了这么一个西方艺术史中典型的雕塑形象,追本穷源,探讨她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从而使我们对西方的艺术史和美学思想史,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他这种写法,是抓住了一个点(维纳斯雕像),带动了一个面(对每个时期的艺术和美学思想进行横剖面的多种分析),串成了一条线(揭示了西方艺术史和美学思想史有规律性的历史发展)。他的这种写法,我认为是有特点和有成效的。

  维纳斯既是“体现纯美的女神”,又是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生殖欲望、震撼人类心灵的爱神。从这一事实出发,作者分析了人类的美与爱是结合在一起的。最早的维纳斯,威林多夫的维纳斯,是在奥地利发掘出来的公元前25000年左右的一个雕像。它很小,脸部和四肢都极简化、淡化,而“与生殖相关的部位却被极度夸大,强化了”。这样一个臃肿痴肥的裸体,为什么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却是美的象征呢?根据考古发掘,在全世界所发现的原始时代60多座维纳斯雕像中,差不多都是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强调了与生殖有关的部位。根据这些,作者再从图腾、巫术,生殖崇拜、神话传说,以及各种有关艺术起源的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然后综合起来,他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找到了逻辑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生命的生产”。那也就是说,美和艺术的起源,不是“劳动说”,也不是“性欲说”,而是起源于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生存需要和生殖需要,也就是“食色性也”。食色是生命的生产,美和艺术就起源于生命的生产。这一讲法,我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

  到了希腊,米洛的维纳斯,在美的角逐中,挫败了智慧女神雅典娜。这一事实,又显示了“以生殖为美的原始审美风尚对文明社会的深刻影响和渗透”。罗马时代的腐朽生活,使美神维纳斯遭到“沉沦”,成为纵欲的对象。中世纪在禁欲主义之下,“女性的邪恶”又使美神维纳斯变成了女妖,叫人不敢亲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通过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美神维纳斯重新恢复了女性的美。戈雅的《裸体的玛哈》,则使美神与真实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美与真一体。然后,到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以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为代表,挖空了维纳斯的五脏六腑,使她成为一个既无心肝也无头脑的行尸走肉。它以“爱的虚幻和美的怪诞,象征着西方心灵在恶梦惊醒后的自戕与自赎”。就这样,作者以广阔的知识面,联系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和艺术杰作,向我们描述了维纳斯所走过的历史行程。

  在历数了维纳斯的沧桑,作者引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话:“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人打不败,维纳斯也打不败,作者说。

  不管未来的路还有多么漫长,也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曲折,可以确信的是:维纳斯是不朽的,她的生命力与人类一样长久。

  维纳斯不朽,说明了爱与美也是不朽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对于现代主义肢解形体的艺术,虽然也承认它们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却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验,现代主义从反现实主义开始,又不得不重新回到现实,向现实靠拢。被现代主义挖空了头脑和心肝的维纳斯,又回到了传统的美和爱。美和爱是人们所忘记不了的。

  就这样,周平远同志从纵横两个方面,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了与维纳斯有关的各种问题。他有史有论,史论结合,言之有故,持之有理。他不把问题简单化。他认为20世纪虽然有形形色色的艺术流派,有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潮,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以劳伦斯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二者之间,又不是楚河汉界,互相对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极端的人文主义,有反人文主义的地方;极端的科学主义,也有反科学主义的地方。二者的归趋,不是一个反对掉另一个,而是相互融合,相互结合,最后殊途而同归。这些地方,表现了作者自己独立的眼光,突出的见解。正因为这样,这不仅是一部资料丰富的书,而且是一部有自己理论体系的书。

  但是,我曾经说过,人无完人,书也没有完书。绝对没有缺点的书,是不可能有的。周平远同志这本书,自然也不能例外。例如最后一章,我就感到写得有点匆忙仓促,还可以加工提炼,写得更好一些。不知平远同志以为然否?祝愿他,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书来!(本文节自该书《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