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代表了对建立独立自由空间的内在探求,喻示了人在社会中的独属的展示个性精神和个人自主的思考行动的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对独立自由空间的探询和捍卫是至关重要的历史环节。1979年9月的“星星画会”第一届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东侧小公园的开幕,揭开了中国当代艺术生存与艺术空间的处境。“八五美术运动”进一步扩展了艺术的空间意识和活动范围。在当代,艺术的自主性在当代中国开始获得一定的空间突破,精神的解放意识也开始转入更为广泛的文化和历史层面。社会已经从金字塔的模式转变为以互联网为象征的网络模式。在网络中,所有的思想事物个体都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具有平等的无差别的地位,同时又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处于频繁互动交流状态,这对艺术空间发展带来无穷的潜力。但是,在当代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或是后现代主义时代,信息的膨胀和多元思想的混杂冲击,物质化和感性化的社会在另一方面也对艺术的空间边界进行了严重的侵蚀和模糊,空间边界的缺失也意味着方向和思想的迷失,不成器何以为用?
四方对艺术空间边界的坚持不是意味着固步自封,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立足点上,才能对世界万象进行深入的融合贯通。四方的构成、空间的建构不可能从一面进行,它必须架构在东西南北不同思想空间的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把握精神的本质,获得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只有对不同边界方向的巨大包容和涵盖,才能使四方的空间真正存在并且产生生命的活力。
四方群体的艺术家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他们对当代社会各种现象的密切关注和思考。这种关注当代介入现实的艺术倾向是中国艺术家独有的心态。高名潞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艺术时认为,中国现代性的特点是“整一性”而非西方的二元分裂性,艺术作为中国整一的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试图整合审美、宗教和政治为一个有机体,是人的社会化生活的一种和谐方式。这种整一的现代性体现在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中,倡导艺术与宗教、道德一样,要担当起社会使命。对现代社会当代性的关注,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内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同样明显地体现在四方当代艺术展的艺术家内心,表达了在市场化商业化体制化的环境中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和独立艺术空间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