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北、找冷、找纯、找静、找美、找奇
西泠印社·神州北极书画篆刻交流活动随行记
本报大兴安岭讯 记者 蔡树农 通讯员 邱云 俗话说的找不着北是找不着方向的意思,可见,找北与指南一样重要。
经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社长吴莹,大兴安岭地区药监局副局长莫学亭牵线,以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社务委员会副主任包正彦为领队的西泠印社·神州北极共建“天下第一印”考察团一行于1月7日至13日奔赴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县“找北”,就建设“神州北极第一印”向漠河县赠送由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刘江先生篆刻的“中国北极点”印章。此印印面2.8厘米见方、高7.3厘米,印章将被放大成3米高的石印,永久矗立在黑龙江畔的“神州北极”——漠河县北极乡,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印之王”。西泠印社考察团此次特赴漠河赠印签约并实地考察建印地址。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濒临黑龙江,与俄罗斯隔岸相望,以拥有“最北的通商口岸”、“最北的村落人家”、“最北的边防哨所”等许多“中国之最”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如何在丰富的自然旅游景观中增加人文内涵一直是漠河县政府打造旅游强县的努力方向,而这与西泠印社“弘扬篆刻文化”的目标正好不谋而合。经漠河县政府与中国印学博物馆多次接触协商,达成共建“神州北极第一印” 的一致意向。建造“神州北极第一印”,不仅将使漠河增添一处“中国之最”的新景观,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扩大了西泠印社在北国的影响,展现出“天下第一名社”的宏伟气度。西泠印社考察团一行于1月10日到达行程目的地漠河。当天下午1时30分,赠印仪式在漠河县北极乡位于黑龙江边的“神州北极”碑前举行,现场竖立着一座巨大的红色拱门,上书“中国漠河‘天下第一印’西泠印社赠印仪式”。仪式由漠河县常务副县长王闯主持,包正彦和漠河县委常务副书记宋波分别代表双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漠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钱鹏、县委常务副书记宋波当场接受了西泠印社赠送的刘江篆刻印章原石。吴莹和漠河县常务副县长王闯分别代表双方在共建协议上签字并互换协议书。整个仪式简短而庄重。虽然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虽然黑龙江江风凛冽、冰天雪地,气温在摄氏零下30多度,但双方领导的讲话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天寒人心暖,印缘两江情,我们期待在春浓花艳时再来这里为西泠印社“神州北极第一印”的落成揭幕剪彩。红色拱门被江岸白雪皑皑的巍峨山峦映衬得耀眼壮观,它像一道彩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江南天堂”杭州与“神州北极”漠河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漠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钱鹏当场赋联:“西子湖畔,北极村旁,因引银印双增色;黑龙江波,钱塘江潮,渊源圆缘两江情。”道出了双方心心相印、真诚合作的愿望,随行记者也有感而发:“双江拥一月,历历清辉照古风,幽明人见;北极迓西泠,茫茫白雪藏红印,冷暖自知。”
西泠印社考察团一行还顺访了大兴安岭地区地委和行署所在地加格达奇,在加格达奇“大兴安岭会展中心”,由中国印学博物馆与大兴安岭地区文联共同主办了“西泠印社社员书画作品展”,共有社员作品50余幅参展。大兴安岭地区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文化新闻界人士及书画爱好者出席了开幕式。考察团还在加格达奇和漠河分别举行了笔会,与当地的书画爱好者展开交流。
“找北、找冷、找纯、找静、找美、找奇、找自然”是大兴安岭旅游的一句宣传口号,这不正是眼下艺术界所需要追求的境界吗?
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及社员朱恒吉、方国梁、郭超英、蔡树农等随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