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5版:副刊
3  4  
PDF 版
· 名利常作浮云看 ——陈北海
· 安德柳·怀斯《佃农》
· 高哉!程式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名利常作浮云看 ——陈北海
名利常作浮云看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句两千年前的古谚,古为今用,如果用在当今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的艺术市场上,倒也是十分帖切而不为过时。但也有例外,陈北海就是。

  提起陈北海,书画界、诗词界,知之者似乎不太多。他是江西新余人,终身以教为业,其书、其画、其诗均为教之余,可以说是一位业余诗书画家。1997年,为了庆贺他的90大寿,新余市老同志书画会、老年书画会、市教委联合为他主办了一次90寿辰诗书画展,两年后,又为他出版了《陈北海书画集》。这才让世人知道,新余市还有这样一位书画家。

  在这本书画集中,江西老年书画会会长王立智作序道:“新余地灵人杰,人才荟萃,史迹昭垂。诸如三孔祠章,三刻史鉴,石门儒理,抱石丹青等等,古今文豪艺擘,管领一代风骚,创建千秋伟业。建国以来,为弘扬文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者风起云涌。然如陈北海先生,一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历80年笔耕不辍,遂成艺坛巨擘,则是群星中之佼佼者。”

  古今为人作序者,总要歌功颂德褒嘉揄扬,这是不足为奇的。这段序言,以新余为地域媒介,将出生在新余的陈北海,与祖籍为新余的傅抱石联系在一起,称诵为“艺坛巨擘”,似属过誉之辞了。据我之见,艺坛有大小之分,弹丸之地的新余艺坛,怕是很难与金陵、北京乃至国际艺坛相提并论的吧!

  陈北海一生以教为业,有一定的诗书画禀赋功力,忙于教学、苦于谋生,又因家累,足不出南昌,偏于一隅,终老故里,都是很难与风云际会、广交时贤、视野开阔、雄才大略的傅抱石相比的。

  严格来说,陈北海真正潜心从事书画创作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群众性的书画活动蓬勃兴起,他才如鱼得水,重操旧业。可是年逾古稀了,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所幸的是他赶上了改革开放,书画市场欣欣向荣大好时光,足不出乡里的陈北海,名声却远扬海内外了,他的书法也有了市场需求,京、沪、深、港、鲁、豫、苏、皖、闽、粤、桂、鄂、内蒙、新疆,乃至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艺术团体和院校纷纷函邀他参加展览、展销、勒碑、收藏、出刊、入典等等,他大可借此机会,大展宏图,活动炒作一番,增强知名度,打出新余,打出江西,打出中国,推向东南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为什么?他在书画集自述中说,当“授予院士、编委、顾问、名誉院长及理事长等头衔,数以千计,纷至迭来”之际,他“当经考虑在艺术观点上,经济条件上,取舍的原则:不追名爱利,不哗众取宠,严于律己,廉洁自持,淡泊宁静,书画延年。”人贵有自知之明,他不仅自己这么做,还教育子女也这样做。也就是说,当名利向他频频招手,滚滚而来之时,他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自甘寂寞,清静无为。诚如他在自画像题诗中所写“名利常作浮云看”。

  我与北海老人素昧平生,悭缘一面。只是由其子陈鹤通信介绍,才得见其书其诗,从而得知其人。这幅画像也是陈鹤代求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