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20世纪中国的艺术领域,每位艺术家迈出的步伐都是历史中的一条弧线,时间将它们拼成特殊的地图,而其所处的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又给这地图描绘上了颜色。在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眼中折射出不同的形状……如何呈现这样的艺术与历史?如何感知不同艺术群体和个人的思考与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国艺术的今天和明天——都萦绕在每位关心此段艺术史的人心上。
由吕澎先生独立撰写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作为第一部系统梳理20世纪中国艺术进程的学术著作,作者凭借其多年来对20世纪中国艺术的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知觉,“以宏大而自由的笔法,描述大量社会艺术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令人惊觉的问题。这些问题牵曳着艺术家、艺术品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关节点,供给人们去继续思索,以引发深意,铺叙成篇。简而言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参比兴之义,这也许是本书熠熠生辉之处。在“史”的框架中,本书兼顾到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团体、艺术批评和艺术事件之间的互动,试图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化中,呈现出艺术家观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勾勒了一幅20世纪中国艺术的地形图。
二
“历史是有问题的烟云,艺术史也不例外。”《20世纪中国艺术史》扉页上的这句话无疑彰显着这本书的独特之处——“首先,我不认为从艺术的风格和语言方面能够清理出一个富于逻辑的历史线条……而事实上,中国美术或者艺术总是经常地至少在20世纪与革命或者政治发生关联。”
艺术作品在审美及种种方面都引发着观者不断的“为什么”的提问,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一书中作者几乎放弃了涉及审美问题的叙述。20世纪的中国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如何清晰地呈现这段历史并非易事,而采用何种“杠杆”去撬起地球显得尤为重要。吕澎先生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问题”和由“问题”而构成的线条上,本书对国画、油画、版画等艺术形式不再作为单独的艺术种类一一列出,而是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进行论述。立足于这种写作原则上作者不得不舍弃某种区域性的画家或者艺术现象。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非艺术家和相关活动的历史照片,它们在表达着文字无力传达出的意义的同时,带我们去追叙历史情境上的“真实”与生动。
本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希望改变读者尤其是有成见的读者的历史观念,为深入了解20世纪中国艺术的历史奠定一个新的习惯:通过对历史的认识来确定审美或者形式分析的含义,而不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拿去与欧洲或者美国的艺术风格作不是正面就是负面的形式比较,以导致一种错误的历史判断。我坚持这样的看法:历史判断是审美判断的基础。风格的相似性或者独创性不是我们关注着100年艺术发展的重点,一位艺术家的重要性或者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仅仅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关,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相应的,我们会更多地使用“倾向”、“态度”或者“立场”这类涉及“问题”的词汇。同时,尽管太多的个人趣味和风格构成了视觉生活的丰富性,但这些趣味不一定成为本书要叙述的基本内容。
三
写到这里不免要提到一些题外话——《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版本。应作者要求,该书分为精装和软精装两种版本,精装版有100多万字和1400余幅图片,四色彩印;软精装版保留了精装版的全部文字和四百余幅图片内容,单色印刷,以1949年为界分上、下册出版,更多考虑到众多普通读者及学校学生的购买力。对这一安排,我们可以找出各式论调来反驳或阐释,但是吕澎先生的主张和坚持是最最不容忽视的。
叙述历史的书籍总是如此,它不可能也无法做到历史的定论,但是它的作用——“承上启下”——我们无法回避。当一部叙述历史的著作诞生,并不意味着我们之前对这段历史的争论可以画上句号,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参考,让我们继续不断地讨论、学习、进步。与其说《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出版使进入该书的艺术家受益,不如说我们这些学习艺术史的读者收获更多。
这本书出版后,对吕澎先生来说它的使命已经告一段落,但其历史价值才刚刚开始。无数与吕澎先生同代或之后的艺术史家由此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阐释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或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但更多的读者需要的是从中解决艺术史“真相”的疑问和历史学习。我们这些学习艺术史的年轻学子更能够从中学到写作艺术史的角度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