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2版:评论
3  4  
PDF 版
· 浅谈书法艺术的“风骨”精神
· 我所认识的余纲先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浅谈书法艺术的“风骨”精神
  “风骨”是书法艺术的格调精神。从魏晋开始出现“风骨”一词,《南史·宋武帝纪》:“风骨奇伟。”一般指人的品格而言,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把这一词引用到了文学艺术的评论中,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魏晋风骨”一说。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就以“风骨”来评论诗文、绘画、书法,可以说把“风骨”一说引入艺术领域,刘勰为第一人。“风骨”无法捉摸,只能用心去体会,故前人曰: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存据。书之性情,书之“风骨”,必须反覆审视之,迁想妙得,才能有得于心。历代书论每每呕心沥血,运用多种词藻,来表达“风骨”。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创作表面上看,不过是写字而已,但要把字写好,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甚至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却不能不靠学问修养。正如苏东坡所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法艺术在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形式最为独特,它借助汉字,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殊性能,通过点线的变化,墨色的浓、淡、干、枯等,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念、学问修养、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因此,书法艺术作品中也表现出不同内涵的“风骨”精神。

  有什么样的时代人文精神,就会反映出不同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不同的“风骨”精神。蔡邕书法骨气洞达,气象宏伟。钟繇追求自然天真,古人形容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王右军书法龙跃天门,虎卧凤阁,追求放怀山水之间的理想境界。欧阳询书法之端严清正,李世民的英爽俊杰,表现了大唐威仪的时代气象。苏东坡率性潇洒,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体现了宋人的情怀。同一书家在不同的心情下,作品的气息亦自有别,如颜真卿作《颜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作《争座位帖》则顿挫郁拨,忠义之气愤然纸上。总之,观书之“风骨”,须探字外之意,求意外之情,观书者要深入体察揣摩,不只是简单对书而言,抑对人之品味,而后才能产生共鸣。被历代视为千古佳作的艺术精品,都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人文精神追求的反映。

  中国书法发展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大批书家的出现及各式书风之代兴,书法理论也应运而生,魏晋的艺术评论中相对于文章辞彩提出的“魏晋风骨”,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美,我国书法艺术第一次出现鼎盛局面,是艺术理论运用于书论中最为重大的成就,“风骨”是中国美学史中极为重要的美学理论,为延绵不断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于当前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重提“风骨”十分有必要。书法艺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毋庸讳言,较文化浩劫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但对书法社会审美力,仍然是混沌繁杂,审美品味普遍不高,对潜在美的欣赏自然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在这样缺乏内在审美追求状况下,许多拙劣的作品充斥在社会上,根本不知道书法作品作为艺术品,在追求形式美之外,必然包含着一种艺术品高度的精神内涵所在,所以这些作品同先哲相比,真是相差甚远,总而言之,缺少“风骨”的书法作品就是末流。

  随着各种文化交流迅速的发展,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特征,时代特色更加强烈,书法艺术也必须建立在深刻了解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上。这种了解不仅仅限于对技法、形式上的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上的认识,特别是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深化发展,如何面对这种艺术趋向?

  一、不能简单地把一种社会崇尚的风气,视为书法艺术本身的一种审美的标准。从历史上看,明、清之际,社会比较稳定,康熙喜欢董书,乾隆喜欢赵书,书法出现了千人一面的局面,完全丧失了个性风骨,“台阁”书风盛行,这同书法艺术所追求的艺术本质趋之甚远,使得当时书风缺乏灵性。这种现象不仅古而有之,今天也同样是有着不同形式的表现,面对当今书风,进行一定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很多人,把临习经典法帖,再拌进点流行味道,就认为有了新意,这便是“创新”了;还有一些人学点碑法,掺以新的格式和布局,再添点野趣,就认为是创新了;这样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是难以进取的。例如当今行、草书,多模仿和宗法明清书风的狂放、霸悍一面,追求形式感,使书法拥有更大的“刺激性”;还有为迎合“展览效应”的需要,创作大尺幅作品,常会出现作品的浮躁,这只是书法之表,而非书法艺术之实;还有一些人将字写得像画出来的画一样,或者对文字进行肢解,将自己的主张故作夸张地写入书法,实际上都是不符合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汉字的创造是符合审美的一般规律的,机械地将一些审美理念引入书法艺术中,是不能够形成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的,传统的审美理念的形成都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通过艺术家们的反复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还有些人一味地追求古朴,刻意学习民间书法中粗俗的一面,落入庸俗一路,只能是昙花一现。作为书法绝无一味清淡而无神气,一味纯朴而近俗气,古人说辞无文采不美,选择华美而不俗气,典雅而又古朴,文质并茂,没有夸饰斗炫之态,才能可贵。如果只靠富丽求工,没有新意,以奇诡求得作品出新,就味同嚼蜡,让人观赏久了,只觉得受不了。现代人中亦有一些人,将书法写得很神秘,让人看不懂,甚至觉得欣赏很困难,越神秘,越是让人不理解,就越高明,学问大,这样的人大而有之。实事求是地讲,对传统优秀书法的澈悟,对传统文化精神地深入理解,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探求现代的审美意趣。例如:毛泽东、于右任、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书法,比起现代的很多书法家的作品更是值得大家喜爱,就是由于他们的书法艺术拥有强烈的“风骨”精神。

  二、书法的创新必须对传统书法有着一种清醒的认识和时代风尚的准确把握,这两者都必须以艺术发展的本质规律为前提。

  传统书法包括士大夫书法和民间书法。文人土大夫书法是对民间书法的删繁就简,是在民间书法的基础上经过由俗到雅的转变,就像程邈、李斯、蔡邕、王羲之等一系列古代书家们在纷繁复杂的民间艺术中,感受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真实体验。真正的艺术作品均出自创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艺术家们真情实感的表达。书法家们的创作过程,是书法家们对艺术的深刻领悟,是一种自然流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综合表现。蔡邕《九势》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姿性,然后书之。”中国书法艺术是由中国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共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根深于中国文化这个土壤中的人,才能达到与之沟通的境界。东坡曰:“我书意造本无法,天真烂漫任自由。”这是一种书法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超越自我和超越束缚的创新意识,不是毫无灵性、极度夸张和盲目机械的模仿。以技术和技巧等手段创作若干幅赢得现世掌声的书法作品并不难,难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出具有人格化特征的艺术品。张怀瓘所说“不由灵台,乏神气”,认为“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刘熙载《艺概》中“笔性墨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乃书家之首务也”。郑板桥说“我手写我口”,都是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要求中,从心中流出,可谓“工拙但凭人说,曲直自有心知”。

  傅山、八大、王铎等一系列创新书家,是对传统经典的反复学习和实践,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具有深刻的认识,体现着一种时代的追求,突出了艺术家个人情怀和“风骨”精神,是对传统书法的一种延伸,是一个艺术家坎坷人生的浓缩。很多学习者只学习了表面狂放与雄强是远不够的。比如豪放派诗人,受到大家喜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豪放派诗人的,这要根据创作者的不同的性情和社会经历等很多因素,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就是对人生和生活的自我写照,绝不能“狂驰无度,不知所云”。绝不能将书法艺术简单化、庸俗化,变成一种笔墨的游戏。

  由于书法艺术既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又具有书法艺术的一般规律,这才是现代书法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才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纵观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像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右任等先贤们能够把人的精神情怀和“风骨”精神融入艺术作品中,形成了“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艺术作品,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延伸和发展,使现代书法艺术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思考和深入研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2 浅谈书法艺术的“风骨”精神 2007-3-3 48256DEA008181F548257184000E75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