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摇滚”烙印的作品是美国的白人音乐家Bill Haley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的《整日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那个年代的Bill Haley是穿着笔挺的西装,而且还打着领带,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或者站在今天的舞台上演唱这首歌,一定没有人会将他和摇滚乐画上等号。可偏偏历史就把它定义成第一首摇滚作品。而在以前,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其实任何具体的定义似乎也都是相对的,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认知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更欣赏理查德·戈尔德斯坦在《摇滚之诗》对摇滚乐的定义:摇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青春活力的肆无忌惮的挥霍……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艺术家——罗丹,对摇滚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作为中国年轻一代青春生活的亲历者,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比摇滚或者“卡拉OK”能更有效帮助他表达出对现实生存的体验。在他的《摇滚狂潮》系列作品里,主角通常是以一个个搖滚乐手或者“K歌者”的呐喊面孔来出现的。画面记录的是今天国人最流行的消遣活动,艺术家用画笔定格了一个情绪高亢的瞬间,在这个虚拟时空里有闪亮的光线、夸张的表情、浓烈的色彩,一大把能刺激人感官的现代元素。在那种近乎癫狂的投入状态里,摇滚青年的情绪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折射出新人类对消费娱乐的沉溺和对苦难的远离。此外,他又以自己的方式将系统化的大众图像进行图像化处理。例如画面中那些歇斯底里的红男绿女们,几乎全是艺术家身边熟悉的朋友作为原型,这更加强了作品的现实感染力。看得出来,在罗丹的这些系列作品里,他以叙事的手法给摇滚乐加上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光环,摇滚乐可以让一个普通人走向舞台的成功与辉煌。这个普通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乐理知识,不懂音乐,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敢于唱出自己的心声。其实对于这种随心所欲的内心宣泄,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沉溺,艺术家不自觉流露出的恰恰是对今天流行消费文化的快乐崇拜。
就像常说的那样,作为80年代后出生的艺术家,他们已经习惯于被当代流行文化、符号和图像所感染,艺术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不再是些什么沉重的历史或庄严的使命,反省与批判,一切深刻的内涵和宏大的叙事,都已被舍弃。传统的绘画风格也已不是他们界定自我艺术样式的标准,而仅仅作为强调艺术个性的形式借鉴及参照。从他们的图像间流露出的更多是他们作为当下生存的个体对于时代的自我感受。在与上一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视觉图式说“拜拜”后,艺术家的目光重新回到了通俗的场景,回到了生活本身,他们更关注个人化的生活和自己私密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完整的叙事情节被真实的片断肢解为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瞬间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艺术才有助于艺术家来准确表述对时代动向和自我生存的直接感触。罗丹的《摇滚狂潮》系列,正是用自己的图像方式来表达个人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感悟。当然,这种背景得以成立的原因首先就在于今天城市新文化中最重要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生产与消费关系,这是一个既定的现实,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与动力。此外,从罗丹的作品里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他特别强调这一代人归宿感,强调自己并不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大众文化的社会评论,而是直观地表达一个年轻艺术家对当代文化的真切感受,一种对年轻一代娱乐至死的“现实”的焦虑与困惑。
也许正是由于年龄的某种关系,罗丹找到了对应今天社会现实更为直接、更为敏锐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