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个新词“乐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继《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媒体在去年底盘点时把“乐活”纳入本年度的新锐词语后,台湾最著名的文化杂志《诚品好读》在一二月份的最新刊物中,以“田园”为主题,描述了乐活族在中国台湾迅速发展的现状。在大陆,“乐活族”这一个新鲜的概念、这个族群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乐活的英文全称——Lifestyle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ility翻译过来是“健康的生活和可持续性发展”,把它缩写为“LOHAS” ,国人在翻译外来词时总是会有灵光乍现的绝妙,这个词被翻译成“乐活”真是很合适的,快乐生活真的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这个由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雷在1998年提出的“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的概念,倡导了一种比诸如环保、绿色、慢节奏等更为宽泛而全面的健康而积极的生活方式。
“乐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只是爱地球,也不只是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是两者都爱的生活方式。
在国内乐活生活态度的形成,却并非是直接从美国进口来的,此中时尚界堪称功不可没。各行的设计界早在几年前就有意识地引领着“物质返璞 消费归真”的浪潮。大到住宅和汽车,小到服装和美食、生活饰物,都不约而同地走到了推行乐活概念的行列中。在2006年设计界内引人注目的看得见温度的水龙头、强调手写功能的化繁为简的摩托罗拉ROKR E6、“夏娃”油醋瓶滤茶器、名为“钟摆”的有曲线的灯、圆环套圆环的沙发无一不贴上了乐活的标签。
在服装设计界,“崇尚自然健康环保”的穿衣品质涵盖的穿衣态度多是印度棉、纯棉或者麻质的衣服,也没有过多的色彩,不做过多的挑染。芬理希梦的设计师是最早把lohas理念引入的,充满lohas气息的芬理希梦(felssimo)品牌店里能发现完全天然环保材质的服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纯手工打造的精美小商品……felissimo国贸店的lohas概念就是从一根棉线、一个木块、一个贝壳纽扣开始了中国的乐活旅程。而另一个品牌、来自杭州的“江南布衣”则在近些年来不知不觉中贯彻着“自然主义”的穿衣方式。
回顾在2006年的巴黎车展上,多功能节能环保轿车成了最大的亮点,福特、宝马、雷诺、丰田,各路豪门轿车都带着自己的混合动力汽车和氢气汽车狠狠地秀了一把。而现在最热门的乐活汽车是“丰田普锐斯”——全球最新的量产混合动力轿车,也是在中国能同步买到的最乐活的轿车。它能一年节省950升汽油用量,相当于75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虽然接近30万元的价格应该算是高价。中国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也马上跟进推出一款以“乐活”为主打的电动轿车“F3e”,这个车装备“铁”动力电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我有两辆混合动力车,我还在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我知道每天都在消耗炭,所以我在各地的森林都植树。”好莱坞大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如是说。
再来看节能住宅,当2001年前,锋尚国际公寓第一次打出“告别空调与暖气,提倡绿色住宅”的时候,还没有人觉得这会是未来的“乐活”趋势,因为它太贵了!“绿色住宅要有真正的前途,必须是市场可以接受的。”全球著名生态建筑推动者之一Integer中国区负责人罗建中说,“对个人来说,‘健康’比节能更具说服力。”试想想:房子有充足的阳光,天然的采光和通风,即使贵一点,人们也会接受。于是北京的四合院开始大受欢迎,朝向都是朝南的,阳光都可以跑进来,冬暖夏凉……这简直太环保了。“环保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说。
横向看,乐活族最大的品牌支持者、无品牌的日本无印良品,从产品设计到店面设计,全部采用自然材料,或者再生材料;所有的笔记本都用回收纸再制造。而在世界领域内的知名乐活产品,比如瑞士的Freitag背包,用洗净的货车油布作为整个背包面料,报废汽车的安全带作为背带,回收的自行车内胎封边——而这种环保背包获得过瑞士最佳设计大奖,被苏黎世博物馆收藏,成为了潮流一族的追逐产品。美国洛杉矶也有一个叫“Patagonia”的品牌因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有机棉和循环再造聚酯而受到环保组织的认可。他们回收大量的旧衣物和可乐瓶,把它们重新循环再造,成为新的聚酯物料来制造外套。13年来,大约有8600万个可乐瓶被他们回收再利用,制造成休闲服装。
当2004年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媒体频繁念叨的词汇时,LOHAS概念并没有被官方机构和中国的商业巨头们注意到。中国民间的自学引进能力让LOHAS有了“乐活族”这样译音的名字,酷已经不再是什么流行的褒义词汇,乐活族的身份自我认同范围更广泛。前一阵子,台湾以“设计乐活族”为主题,邀请了很多具有LOHAS精神的设计团队参展,它打出的标语就是“放慢步调、体验生活的核心精神”。看看早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LOHAS消费者报告》的小册子曾经对“乐活概念”进行的再定义是:其实乐活概念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变得宽泛,至少在表面上看,简洁与实用地设计未来将成为乐活的标志。
当乐活已经深入到全球化经济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现在的设计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也许得花一点心思想一想:“我用的材料是不是足够绿色,生产流程会不会造成污染?”生活质量与每个时代技术变化应该是对等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则是一种看不到的原则问题。现在的我们只是刚刚进入了乐活生活的婴儿阶段,设计界的反应能力还应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