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师主要的执教“舞台”,作为“舞台”艺术“编导”的教师,坚持爱心原则、审美原则、创造原则、快乐原则应是审美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爱心原则
“师生关系”在新的时期注入了新的含义。不再有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人格失衡的现象,“唯师独尊”的时代已远离我们而去。教师不是凌架学生之上的训导者,学生也不是教师宣泻不良情绪的接受者。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迫切地摆在我们执教者的面前。
“爱”口说容易,行动难,爱“好”学生容易,爱“后进生”难。其实每个学生无所谓“好坏”与“优劣”(这是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和单一的标准划分的结果),其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肯定和褒奖以及尊重和认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训斥和冷漠(即使是犯有错误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课内课外老师应据学生的个性及长处适时、适当地客观地给予肯定、鼓励,从内心深处接纳他们,赏识他们。学生会认为你的亲切和关爱而配合你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的基本前提。教师还应有大度和宽容之心,能理解学生的一些幼稚或无意的言行,不要用成人的、唯一的标准去要求我们未成年的学生。着眼于未来,他们的发展和前途还在今后,教师真正的收获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学生的现在。要用“爱”去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用“爱”的阳光去普照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境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一个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学习状态。捧出一份爱心,伸出关爱的双手,我们的学生将来定是很优秀的。
审美原则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审美是重要的特征,一方面,教师要以自身作为审美客体率先垂范。1、教师的仪表要美。与其他教师相比要有艺术教师的外在特征,无论发型、衣着、饰物都要有艺术教师显著的个性和艺术品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2、教师的语言要美。教师的语言应减少口语力求专业化,语气宜婉转,抑扬顿挫,语意的表达应细腻,多些人性的关爱,让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教学的互动与协作,不然,学生就会产生疏离情绪而厌学,甚至产生叛离心态。这是教育的最大损失。3、教师的教态要美。自然而得体的教态,适当配合肢体语言,以达到准确而生动地传达教学信息的目的,增添课堂的艺术氛围,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的审美客体(范画)也要有审美价值,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一定的审美品位,要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的激情,范画的难度,应由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为标准。艺术教师的板书要艺术化、个性化,图文并茂,醒目而协调,别具一格。总之,作为艺术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具有审美的个性,以审美的客体去感染、熏陶学生,同时教师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气质也是审美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每位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创造原则
“创造”是艺术教育的最高法则,是要让审美主体(学生)通过审美实践完善自我,更新自我,使个体的审美修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审美实践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中外美术史上的很多大师如朱耷、毕加索、蒙德里安等,他们以独特的画风、表现手法以及多产的作品,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在艺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教学中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历程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艺术创造的审美理想。
艺术创造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还要训练学生具有创造美的双手,明白自己不但是审美的客体,还是创造美的主体,让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动手创造的过程是脑、眼、心各肌能的各个因素参与创造活动的过程,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审美实践是一个互动的动态的过程,要让学生的眼睛有看的,大脑有想的,双手有做的。教师仅是一个服务者,疑难问题的解答者,学生精神情感的依靠者和寄托者,是学生的一名高级“助手”。
快乐原则
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还在发育之中,二维空间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老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用成人的观念去苛求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和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不让他们对艺术有恐惧心理。在艺术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不应为作业而苦恼,不应为形的“像不像”、“准不准”而焦虑,“愉悦身心”才是艺术教育的最本质的目的。
为了达到“愉悦身心”这一本质的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抉择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具有地域性、乡土性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重组教学内容。而作业形式以装饰性绘画和实用美术等内容为最佳,学生可打破时空的限制自由地构图,大胆地设色。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和领域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扬长避短,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一定不差。“教无定法”。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可以在教室悬挂精美的教学范画,烘托课堂气氛,激励创作热情;课堂上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自由组合完成一幅作品,也可以互相借用绘画用具和材料,资源共享;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乐曲让听觉发挥应有的功能,与视觉协调作用。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最佳场所,学生享有特定的空间自由,不要用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去干涉和限制,努力营造民主而平等、和谐而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完成“愉悦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