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1版:美育
3  4  
PDF 版
· 为速写呐喊
· 诗情画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速写呐喊
  一、速写是造型的基础,造型是美术的真谛。

  在高考的影响下,各个学校为了应付高考,取消了速写的教学,开设的课程也逐渐趋向单一化,学生整天的技能训练使其泛味、枯燥。速写作为基础素描造型训练的课题,是素描造型的基础,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本功。在长期训练的积累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造型能力,对缺少速写训练的考生来讲,它的营养是不全面的,也是危险的。

  正如画家杜滋龄、孙建平在谈到“素描和速写的功能”时写道:“不能不看到,不少已经入门的专门从事美术的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速写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片面理解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认为速写不过是“雕虫小技”,而长时间地迷醉于刻画入微的素描。长期以来,由于对西方传统的造型体系理解片面,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存在只重长期,不重短期;只画静象,不画动象;只重写生,不重默写;只重照抄,不重创造的弊端。学生只会被动地尽精刻微地对明暗、体面做无休止的抠磨,而缺乏生动的捕捉瞬息即逝的物象的灵活造型能力。这种偏颇的训练,后果是:培养的多是艺术感觉迟钝,造型能力萎缩,离开模特儿就不能作画的“画呆子”。他们缺少灵气,缺乏敏感,缺乏热情——这势必与攀登艺术高峰所要求的条件大相径庭。

  印象派的德加通过速写,从单纯的线条中,悟到它表现运动的力量,以轻灵的线条抓住了飞动的舞姿;野兽派的马蒂斯把他的线描速写看作是他的情感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他的线条自由随意,简单明快,用线条完成了内心的表现,发明了最能体现精神和谐的语言。速写记录了他们探索与创造的艺术历程,从那些举世佳作中,我们还看到了大师们娴熟的造型技巧,对绘画语言的高超驾驭能力,而且展示了他们深厚的生活阅历,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充满活力的艺术敏悦性。正是在长期的速写积累与提炼中,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特征和艺术面貌,并从中孕育出许许多多不朽的传世作品。

  二、速写是灵感的源泉,灵感是创作的支柱。

  速写无论从其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时间上都是收集形象资料,积累创作素材最方便、快捷而有效的方法,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速写这种独立的绘画形式,是对生活保持激情与灵感的钥匙,任何好的作品都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切感受,而敏悦的感觉则是通过写生得到的。它的表现是通过对山川、河流、万物生灵等运动和变化中的想象化为敏锐的感觉符号记录下来,它强化了处在最活跃思维状态下表现对象神情的绘画造型能力。它能锻炼独特的感知力和简括表现瞬间变化的视觉力。它的训练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题材广泛,自然界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可用速写的形式去表现,作品立竿见影。不间断的日积月累的训练,可使学生经受到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的技能。而且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纯朴的民风乡情,厚重的历史积淀,将会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幅速写的原始积累,就能点燃我们艺术创作灵感的火花。

  三、高考是检验能力的尺子,速写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速写能力是一种包括速写,慢写,默写在内的造型能力,速写与默写是密切相联系的,速写本身就包含着默写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素描、色彩都以默写为主,所谓默写,在速写的训练中是指将自己想要画的形象直接默画下来,而不用对着对象写生,开始练习时可将自己画过的速写默画出来,然后对着原来的速写稿纠正默画的不足之处,这样反复练习,默的能力会逐渐提高,内容包括静物、风景、人物等等,画多了,就会记在脑子里,作画时不看对象,凭记忆就可以完成一张作品。在此后便可广泛地默画自己想画的各类物象,甚至可以通过古诗词意境画一些想象画,也可以根据速写稿去整理一张色彩静物或色彩风景,这样默写促使我们注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更好地促进想象能力的提高,那每一次的练习,不就等于一次专业高考了吗?而且这样的速写水平的提高,对以后的设计、动漫专业来说,就轻驾熟路了。

  速写训练作为学生美术专业高考,或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还是提升线的组织能力和构图能力,它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作为现在的教育,应是唤醒教育,更是期待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大学,或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它是活动教育,让学生在符合时代需求和兴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能起到全面发展,吸取更丰富的营养,打好扎实的基础,并走向心灵的高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31 为速写呐喊 2007-7-21 48256DEA008181F5482573130015A73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