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素描是其他造型艺术的基础,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素描是绘画、雕塑和建筑的最高点,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和灵魂”。所以,我们研究素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于线的认识表现
构成形体的要素是点、线、面。而点、线、面又是相互可以转换的,点的重复排列成线,线重复排列成面,而在一定的视距内看面,则成点,如果面拉长则成线。我们人类起初认识万物侧重的是“形状”,形状用线来表现最直接。所以,线的造型能力是很强的,那我们在学习中怎样才能将线表现得很好呢?
线有多种职能,她可以提示色调的变化,明暗的变化。一根强弱变化不同的线可以体现整个物体。这时,线条重的部分提示投影及阴影部分,线条轻的部分则提示受光部分乃至高光,在画线的同时,要认清它的来龙去脉,线条的弯转曲折,何处纤细等等,只有这样才是用线来表现。这里说的不是那种怎样用铅笔“排线”,而是说线的本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塑造形体起的作用。
二、画面的节奏
万物本身就存在着节奏,是有了节奏使美同时而生。一张好的素描肖像是节奏给她带来了生动的美,比如,在写生黑白灰调子,模特的头发是深的颜色,面部的颜色是浅的,而颈部是灰的,整体与局部比较、主次的比较,虚实的比较、强弱的比较等等,都会在比较中产生节奏。在整体与局部表现时,要注意既有整体与局部的变化,又有它们微妙的内在联系。主次的比较、虚实的比较、强弱的比较都有既变化又有奥妙的内在联系。传统讲究“节奏”,现代素描同时也在讲究“节奏”,所以说作品的节奏为人们带来生动的美。
三、形象的刻画
契斯恰柯夫曾说:“画出一百幅类似头像——这是收集,只有理解了需要如何去画这些头像——这才是学习。”由此而见,素描教学艺术,不应是一种不变的表现模式,而应根据作者对物象的感受而定的。物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作者的最深刻、最生动的感知。在作画中模特的气质是主要的表现内容。所以,如何理解表现才是学习,在画素描时,对整体与局部的观察比较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时候也不允许随便脱离整体而只看局部,也就是说,你画的不只是一个鼻子、一只眼睛、一个嘴、一个耳朵等等。他们在面部中扮演什么角色,起着什么作用,当你画局部时,必须从整体的意义上去画。这样你刻画的形象才会是合理的。抓住第一印象特征进行表现,在刻画时要有目的、有主次的表现。
四、画面的效果
在传统素描中表现形式及方法可能单调些,她求的是艺术完整性。而现代素描不注意表现形式,它求的是主观认识完整性。不论传统素描,还是现代素描,她们表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物象感知后表现自己的感受形式吧。方法可以多变,而要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当面对真实的模特时,应是心与心的交流,忘却技法,丢掉修饰,才能换来真实、朴素、自然的效果。通过对物象引发的一种情绪、状态、节奏、韵味、强力等的把握,才能抓住主观视觉感受,抓住心理体验和视觉经验的美感意味,得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素描是诸多绘画形式的基础,同时又是一门单独艺术素描形式,也可以独立来表达艺术家某种特有的观念。独立的语言与表现力,传达画者的情感,在传达中完成自己的作品。柯罗曾说过:“我是一方面细心地追求模仿自然,另一方面决不失掉我心里的感受。现实的东西只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而只有感性才能使它完整,只有你受感动,你才能把直接的感受传给别人。”所以,我们在素描学习中只有用“真情”来表现你的感受,才能获得。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素描教学只是素描艺术研究中的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时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