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这个地方我很熟悉,它蕴藏着江南水乡的秀美。古诗云:“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自古就是物产富饶,人文荟萃之地方,有虞山,有尚湖,还有闻名遐迩的沙家浜。这里出过元代四大家之首的大画家黄公望,晚清两代帝师翁同和以及篆刻名家赵古泥。而沃建平恰巧是一位常熟的摄影家,他生在水乡,长在水乡,熟悉水乡,热爱水乡,他以善良、真挚的心灵,通过洞彻美丽的眼眸捕捉故乡的风景、民俗和社会百态之中的瞬间之美定格在镜头中,浓缩在画册里。沃建平生逢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江南灵秀之地造就了这位富有才华而又十分睿智的常熟摄影家。
摄影不是简单的艺术综合,它要求作者要具备综合艺术的素养是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活为基础,以情感为灵魂,以技巧为手段,以大自然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它能在瞬间记录下大千世界中的千姿百态,反映了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的天性,更是以人的天性为元素。而沃建平有着这样的一种天性,时刻都在敏感地触抚着当今社会的和谐及时代的脉搏。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同时也开拓了作者的眼界与视角。在工作之余,用手中的相机巧妙地借助光、自然和空间成为三位一体的艺术魅力,是诗、是画,融人了作者对艺术的感情意识,以天生俱来的悟性来师法自然地追求那些作品的魂魄,真是回味无穷啊!
作者二十几年来,几乎用全部的业余时间和旺盛不衰的精力,对艺术一往情深、执着追求。他曾拜常熟名家学国画、学书法、学哲学、学美学,苦练基本功。他拒绝平庸安逸的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阶段都设定一个目标,勤奋耕耘,永不停步。从他的《残荷》系列作品,可以洞察作者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摄影理念和清净、纯朴的内心世界。你看,平静清彻的水面上,残荷败叶强盛优雅如歌的线条,没有一点荒寒和凋零之感,反而给出借以恬淡、宁静、绚丽之后又归于平淡的沉思回味。作者顺应自然,尊重法则的思想是儒家“致中和”的高尚境界。透过残荷空灵的画面,还给读者遐想,所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荷叶凋零了,但它的生命还在继续,水下面是积聚能量的根藕,默默地,静静地,还在孕育着明年的新生和灿烂。
沃建平的作品,你读后会感到一种质朴,一种江南水乡的芬芳,感到一种境界和那种平淡中见奇异的艺术情趣,他把家乡的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真切地感到他的作品如诗如画,正如清代女诗人郭六芳诗中描写的:“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他的一幅幅作品,真正体现了他追求美好人生理想与他的摄影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看到了其作品与生命之美和他的价值所在。
(本文系《沃建平摄影作品集》序,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