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史上,“榜书”(又称“擘窠大字”)一直是书家视为高难至难的书体。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专辟一章,述其有“五难”。然自萧何、蔡邕、师宜官而下,虽代有作者,若唐代“颠张醉素”之“题壁”等,而其迹终皆不传,盖以其迹多依附于门墙阙壁,难以久留也!摩崖山石,虽每存大字,而攀援不便,人迹罕至,亦终难见之。故宋之黄山谷云,大字无过瘗鹤铭,而置《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于不顾,良有以也。
及至书移纸上,字由小转大,尺幅由以卷(札)为主转为以轴为主,大字之难书,一变也,其关纽在晚明之巨轴行草(详见拙著《明清调书法图粹》)。然巨轴之巨,亦不过丈八,其字径亦不过30cm。而明清匾额,虽字径拓大,亦不过100cm,因知古人所书,终受限于实用。
又自来之榜书,字体多作行楷,字数亦不多。而若今冬龄师所书之巨幅大字狂草《老子》,其尺幅之巨、其字径之大、其字数之多、其书体之难、其书艺之精绝者,向未之见。以是观之,南海氏“五难”之论,已不敷其用。是榜书至师,又一变也!
师之书,非徒以其巨炫人耳目也。回顾冬龄师大字创作之路,至今已越20载。犹忆1987年师在老美院图书馆一楼大厅作巨幅大字,端墨揭纸之人乃陶钧兄及余等人也。其时师所书多为行草,字数亦不多,若“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等。至2004年作巨幅《逍遥游》,始以狂草出之。其间师于大英博物馆等处亦多作大字,是积累其功力、经验也!2006年师于绍兴兰亭书法节现场作大字狂草《临河叙》,笔吞墨舞,一气呵成,一众书家,尽皆叹服。及近日于美院体育馆为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巨幅大字狂草《老子》,是师已完成近三年中作巨幅大字狂草之三级跳也。观师所书,神之凝、气之畅、意之厚、力之著、情之炙、韵之闲,聚于指掌臂腕,虽字大而不懈,虽体狂而不散;闪展腾挪随笔之所运,手眼身法唯书之所势,是故其笔力之矫健、结字之奇变、章法之烂漫,若书小字般擒纵自如,意到笔随,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也!
是故,师之巨幅大字狂草为书法的当代艺术表现张目,复能以学术之心绳之,而终不堕江湖游戏也。或云,师之作大字,有所承其师孟翁,而余则谓师之巨幅大字狂草实合林、沙二老之长,且发扬而光大之,所以别开新境,独有千古。此时代厚待师、造就师,使师之书,若有神力助之,而师亦以自道之“四力”(心力、体力、功力、创造力)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张扬时代复超越时代,设使黄山谷、康南海见之,当易其大字榜书之论,此即师所书巨幅大字狂草《老子》之划时代意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