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记者 谢海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复文美术馆协助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于8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75件特邀作品以及大展入选的304件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5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吴长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戴志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郭怡孮等人出席了画展的开幕式。尤为难得的是,开幕当天,在中国美术馆门口还出现了排队购票入场的现象。
全国中国画展之前曾举办过两届,分别在1993年和2002年,本届展览是参与人数和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本次展览的承办单位之一、厦门复文美术馆的林馆长说,此次投稿作者有七八千人,作品近10000件。
此次中国画展的主题为面向生活,关爱人与自然,希望在尊崇传统的基础之上寻找优秀的作品,为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无限广阔的历史空间。画展从今年2月份公布大展征稿函至今得到了广大画家的热烈支持与响应,经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共甄选出620件入围作品,并从中诞生入选作品304件,其中优秀奖61件。
展览评委会副主任郭怡孮认为,本次展览的水平比以往两届要高,并且在艺术观念、创作技巧和材料运用上都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还说,过去中国画的创作是群峰突起,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等大师林立,而身后是一片“小土坡现象”,现在,这些土坡长高了,从整体来看是进入到一种“高原时期”。
从展出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中国画目前的创作题材异常多样,许多都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据介绍,在中国画的绘画题材上,以往的参赛者往往抱着得奖的目的,作品多是历史题材、战争题材。而这次很多作品更关注普通社会人群,工人题材、妇女儿童题材等明显增多,且风格有了很大转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孙克说:“当前的画家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过去表现农民工时画家往往把农民工画得很惆怅,全身都是泥巴,脸上很黑,其实这是一种歪曲,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主办方告诉记者,除了少数名家以外,这次画展征集的作品有80%来自中青年画家。但是有一些现象依然让人无法乐观。比如许多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十分成熟,而书法功底薄弱。画面和书法的水准差异之大,简直不像出自同一个人之手。理论家卢辅圣认为这种现象十分正常,古人每日书写练习,书法当然过硬。而今天,由书法发展出的笔墨概念在国画优劣的判断中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所以,“书法不好也并不妨碍有些艺术家当上教授”。再者,今天的国画在造型能力上要比明清进步,而造型和色彩的运用是不需要很好的书法修养的。问题在于,好的绘画配上拙劣的书法,严重损害了作品的整体格调,中国文化的韵味也就弱了。对此,卢辅圣认为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多元时代,不可能出现一个绝对的权威来衡量所有的冠以“中国画”名义的作品。对此,孙克说:“从评选中看来,当前国画家的书法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中国自古以来书画不分家,只有把书法练好了,画作才会更有韵味,笔墨也才会更生动。”
本次展览还引申了许多有意思的话题。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在国画创作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画的边界要不要重新划定——扩散和嫁接得太多了,就会失去中国画原有的特色和韵味,容易发展成“不伦不类”。据悉,此次大展的一些相关热点话题将于11月移师厦门展出期间,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进行专门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