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6版:油画
3  4  
PDF 版
· 随时代脉动 透时空意象
· 历史中国众生相:
1966一1976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随时代脉动 透时空意象
——感悟廖新松《首都机场》组画
□曾 策
  以艺术视野的角度来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术作品似乎总离不开两个环节,即主题性选材和创作语言建树,中国现当代油画的发展史更是如此,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乃至当代油画的市场典范——张晓刚的《血缘》组画,无不一一论证了上述观点。由此可见在题材选择上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已具备了超时空的艺术魅力;而油画语言无论是写实与抽象,亦可见到一条显著线索:由上世纪主导中国油画界的写实主义风貌向现今的新意象主流逐渐穿透。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成熟过程,美术家廖新松先生近年来的创作实践尤为突出地例证出其间的科学性,《首都机场》组画就是在这样的题材特点和艺术语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首都机场》组画是廖新松先生近时期创作上的主旋律,画家在技法上大刀阔斧地承接过去与现在,其娴熟的写实功底使他具备了不断创新的条件,并巧借中国画“神韵”来彰显作品的当代性油画趋势。他深刻领悟到新意象确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将艺术语言从形式向内涵层次上升进而到达观念语言、以观念超越唯美的具体表述,是画家紧随时代大脉动、关注现实的里程碑式的重要创举。

  此系列画作一开始就锁定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画家数度亲临首都机场候机大厅、站口、停机场等具体地点,进行实景考察、创作体验,收集了大量的写生素材和现场照片,并查阅了发生在此的历史性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原始记载。最初的选择聚焦当前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的外国人身上,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东南亚人……他们神态各异、表情微妙,或行或站或坐,任凭意识流情绪蔓延,一个姿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乃至一个哈欠,都在画家笔下写实入微,而绘画手法翻新,笔触上似拙实巧、神到意尽,色彩厚重处流动如染,三维视觉上动感十足,奇特的光感冲击画面、造时夺势,人物表情变化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行家看后往往心领神会地大呼其好。

  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美术家何哲生评价道:“廖新松的创作从选材到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的东西,他画的《首都机场》组画在选材上比较关注现实,首都机场是国家的窗口,它刚好把握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时代脉搏,是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他在油画语言上很关注油画本体,笔触的处理、色彩的处理、空间体积的处理,舍去了一些东西、强调了一些东西,注重了平面化,减弱了空间。作品很大气,画得厚重是其特点,是写实的又渗进了抽象的,画面色块本身那种节奏,形成了冲击力,有一种现代意识。”

  画家在创作中的激情和意念升腾不息,“美术状态”饱满、自信十足,在其心境中似乎未有过“情绪低落”,但他从不满足于现状,总认为会画得更好更有新意。此美术状态全然表现在《首都机场》组画的创作过程之中,“具象”叠加“抽象”,以写实嬗变新意象去穿越传统与当代性油画的艺术界线和籓篱,这使画家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

  相较于当代油画家高小华那幅著名的《赶火车》而言,《首都机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前者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由封闭逐步开放,中国老百姓争赶能实现希望与愿望“负载”火车;后者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与国际社会广泛接轨,经济高速发展,外国人相继来到中国寻求搭载中国腾飞之机。前者是一幅场面巨大的回望之旅;后者是一系列壮观的片断式精彩瞬间。前者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开始;后者在写实中穿透时空新意象聚焦中国的明天……

  主题性与油画语言的新旧对比,将《赶火车》与《首都机场》无法避免地连在一起,一前一后地记录和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昨天和今天,并喻意着美好的明天,两者都同样具有美术史高度上的意义和价值。

  廖新松认为:“美术创造离不开灵感,更重要的是文化认识、人文修养,以及画家对自己本领域的关注和把握,因为艺术是文化,将被囚禁在过去的现在释放出来,从事艺术就是判断艺术,须要用身心去体会、去观察、去表达这个视界。”《首都机场》组画就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具体产物,它昭示出画家个人的艺术观已达到一个崭新境界,具备了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视野。

  自“新意象”嬗变以来,他的油画笔法已具备了自身的美学价值,不仅服务于造型、不尽因循物象走势,画作上表现出自然天成的审美风貌,此种风貌毫无疑问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和饱满的情感张力。《首都机场》从最初原创乃至持续下来,绝非单纯创意就可为之,这与画家现时期“新意象”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

  《首都机场》组画中,除“外宾候机”系列外,2007年5月起还派生出“红色经典”系列,此油画系列反映的年代是新中国独立外交时期,表现手法除色彩变化外坚持写实性与新意象的深入融合,区别在于此系列以单纯的红色背景整体衬底,烘托出当时的政治色彩,画面位置则集中于机场上发生过的历史大事件实景,如:刘少奇出访印度尼西亚、周恩来万隆会议归来、红色高棉乔森潘访华、庄则栋乒乓外交载誉回归、尼克松访华接机场面、西哈努克亲王来访……等等。“红色经典”系列是《首都机场》大事件的历史性记载和回放,相对于现时期“外宾候机”系列作品有新旧对比作用,前后两组画幅大多为180×180cm之巨。而进入7月以来,廖新松又成功地将绘画技巧融入了一组画幅为50×60m“微型意象”系列之中,此系列画幅虽小,笔触处理却非常精彩,画面人物于写实中适度变形,幻觉想象力重叠、虚实空间感强烈,似梦境中的笔意,且形神兼顾,题材上是前两组油画的浓缩和延续。

  无论是“外宾候机”,还是“红色精典”,或是“微型意象”,都是画家个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它们共同的名字就是《首都机场》组画,现成画约20幅左右。《首都机场》“外宾候机”之一、之二分别以15万元和12万元人民币在拍卖中成交(中鼎国际拍卖),该组画后续作品的市场空间被业内行家一致看好。

  《首都机场》有独树一帜的艺术感染力,绘画语言丰富、色彩流动入幻,可读性、想象力、神秘感不断深入,具“写实”与“抽象”的双重因素、兼“古典”和“当代”的承启作用。画中的新意象将人物和事件升华到时空遂道中,使之穿透成具史诗意义上的现实写照,其间的学术内涵正呼唤当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油画 00046 随时代脉动 透时空意象 □曾 策 2007-11-24 48256DEA008181F548257399000FC96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