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山东友人来电话告知:于希宁先生在上午走了,享年96岁。老天感应为泣,济南笼罩在雨中。是日北京清晨落雪,也是为老人家送行的吧。由此,我想到了先生的雪梅,先生晚年鹤发童颜,正如其画中之雪梅,铮铮铁骨,冒雪冲寒,冷艳盛开,更显得皎洁。虬劲苍拙的老干上又生出许多的“气条”(即梅鞭),那正是老画师萌动的青春活力吧。
于先生在新时期以“劲松寒梅之居”为堂号,更数度到南方访梅、探梅,与梅结为知己,其画梅亦臻“我爱梅花梅爱我,新枝老干任横斜”的自由之境,与欣赏者相共鸣几至家喻户晓,更被评论家称为“承前启后的大师”(孙美兰语)。他的故去,虽可视为“喜丧”,但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有太多的人喜爱他的画,尤其喜爱他的梅花。
于先生早年即喜画梅,1947年作《白梅手卷》,因有黄宾虹题跋得以留存①,此画纯施水墨,清奇雅健,颇有古意,即古代文人画思维。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画“改造”运动中,对文人画有过过激的批判,先生只是默默地吸收文人画的学养,画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国画,被古代文人称为四君子之一的梅花是很少入画了,记得仅有《双清》一画,绘梅竹于一纸,还有些雅趣,恐怕“文革”中也难逃被批判的厄运。彼时画家画梅缘自1963出版《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因反陆游古意,为画家画梅辟一新境。“文革”因至极左猖獗仅能画红梅,于先生索性主攻梅花并矢志画到极致为目标,画坛遂有新时期画梅大家于希宁应运而生。我想,于先生的成功,除了他的天才条件、师承渊源、艺术学养、勤奋精神而外,又总是与他的造化意识、“心画”意识和创造意识相关。仍以先生画梅为例。
首言“造化”意识。于先生画梅,不走一般画手依傍画谱之老路,而是寻根觅源,直入梅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他如同出笼的飞鸟奔赴苏、杭探望梅君,写生其形,感悟其魂,自述曰:
余七至邓尉,四临超山,与梅相处,如对诗翁,如遇哲人,如逢契友,低回把晤间,心神交流,亲情倾注,难以言喻。徜徉乎梅林之中寻诗觅画。株株老梅,犀犀相通,依稀高士良师,仿佛心传身教,开我诗思画意,寻我新径独辟。②
由此可知,先生画梅之新思殊境是源自造化,源自生活,源自真梅,源自与梅亲接中和梅君的精神往来。这不仅对花鸟画家有所启示,山水、人物画家欲摆脱公式化的旧谱袭用状态,文学家欲塑造有血有肉有魂的人物形象何不应该如此?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讲透了中国文化注重主、客观统一的哲理,于先生乃实践之榜样。
所谓“心画”意识,实已如前述。“心画”二字本自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此“书”字当指文章事,引申为书法、绘画于本意有差,但于艺术规律则相通,故前贤有“画者,从于心者也”之说。于先生因爱梅入心至甚,所以既颂梅之生命活力、精神品格,又为梅失而哭歌。第四度访超山浮香阁前宋梅时,因未见此老梅难言其伤感,遂有《吊超山宋梅》诗曰:
订约两年期四晤,暮云春树念超山。
何人劫我心中友,逼我吞声忍泪还。
又有《锦堂春幔·医榻梦梅》词,有句曰:“梦里南枝召唤,格外流连。与蕊微微亲吻,谈不语,含带心泉。”此皆心声、心语,转为视觉造型,即得心画。于先生之心画,发之肺腑,见于梅画,其“三气”、“三魂”说可概之。他认为梅之精神气质是“骨气、生气、清气”,又将这画中梅魂与人魂、国魂相熔铸,达于他的座右铭“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境界。在当今商品经济条件下,又有几人像他这样修行人格与艺术呢?他不仅不去拍卖行炒作,甚至于将画一批一批地捐献给国家,这不也是画魂、人魂与国魂共一心的见证吗?
关于创造意识,实与传统相关联,这几至成为百年来论争的焦点。于老对传统格外尊重,却又执着地锐意创新,是新时期最具创造意识的老画翁之一。讲传统,他在青年时代就喜爱美术史的研究,画梅以来,又在《论画梅》③中认真梳理了“画梅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发展概况”(第一章),梳理画梅专著、画梅名家、画梅名作,紧接着就提出了“学习传统,立足创新”的课题(第二章)。如果说“立足传统”也未尝不可,但“立足创新”之立场正是致力于艺术创造的出发点。学生在思考继承与创造的关系时,认为应该以创造为主导,以继承为基础,把握继承与创造的生生不已的对立统一关系,乃符合艺术创造规律的辩证认识,即是受到了于老“立足创新”立场的启示。他不仅在花鸟画的时代观念上,而且在中国画的技法上都有许多新的创造。于老画梅,喜以整株梅树入画,又以山水皴擦技法入画,以焦墨枯笔与赭、青渲染映衬之法入画,都是为了造境的新创,而且在耄耋之年屡有新法新样,中青年画家亦为之叹服。正是他和他的同代人在世纪之交的衰年变法构成了新时期美术一道亮丽的景观而永载史册。
于老走了,他嘱咐后人不送花圈,不举行告别仪式,其清廉高洁一如其梅魂。北方的冬日,一阵轻轻的雨雪抚摸着他老人家仙升了去,将他带去了那梅蕾初绽的香雪海,而他宣纸上的梅花和百花,将溢满三魂永远地留芳人间,给子孙以心灵的涤荡,以创造的借鉴。
注:
①黄宾虹为此卷题跋曰:“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八十四叟宾虹。”是时,于希宁一号平寿外史。
②1991年,《超山邓尉探梅述怀(古风)》,《于希宁诗草》第66页,荣宝斋出版社(北京)1996年12月第1版。
③于希宁著《论画梅》,1989年5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