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副刊
3  4  
PDF 版
· 他用艺术为家乡添彩
· 记忆中的老宋
· 谢兰生鉴识“青藤白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用艺术为家乡添彩
胡守鸿
  胡纪行,1922年出生于嘉善罗星宝林村。读初小时,老师见他喜欢写字,送给他一本柳公权《玄秘塔》字帖,这是他见到的第一本字帖,也正是这本字帖使他受到启蒙。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在嘉善县立初级中学做文书工作,同时开始向胡啖雪学习水墨梅花。解放后,他完成了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学习,继续担任县立初级中学语文和美术教学。其间,他经常带学生到南门桥、见龙桥等地写生。自己则常利用休息时间对泗洲塔、罗星台、阿育王塔等嘉善古迹进行实地写生,根据写生稿再画成油画。   

  嘉善历史上,曾有过许多颇具影响的古迹,但历经历史的沧桑和巨变后,许多古迹早已消失。在几乎没有原形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要创作出这些画十分困难。为了构思这些画,他一方面从写生时的印象中一点一滴地去寻找那些遥远的记忆,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搜集素材,尽可能客观、真实地画出这些古迹的原貌。

  他画古迹的第一张,是画他最熟悉的《泗洲塔》。读初小时,他每天都要在塔前经过;初中时,塔身就在学校前面。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校歌中的那句歌词:“门外塔尖凭指点,由卑而峻勖同人。”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东园》、《面城园》等不少作品。 

  为了创作《罗星台》,他带着图稿,从西门走到东门,请附近的老人过目。为了创作《阿育王塔》,他在朋友送来的一张陈旧且发黄的照片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为了创作《钱能训墓》,他和朋友一起赴现场实地写生。这件作品题款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为采写钱能训墓实景,一九九○年三月十八日,偕沈君材杞步行去张汇。晨六时出发,沿华亭塘东行,抵张汇为七时半,续向东南行,阡陌纵横,沿途探询,路人遥指桑园隐约。钱墓即在桑林丛中,抵达时为八时半,少歇即行写生。但见墓碑高耸,碑额小篆文曰:国务总理钱君墓。……速写正、侧三张,然后回张汇歇息,午后改道公路,经马路口回城,往返计程二十四里,验之足力尚健也,画成并为记。”

  十几年来,他先后创作出了《瓶山》、《文庙》、《柳洲亭》、《巘山仰高亭》、《忠勋孝子坊》等25件嘉善古迹国画系列作品。那优美的画面及娟秀的书法题款,为我们演绎了一幅幅嘉善古代人文场景,仿佛引领我们走进了嘉善昨天的历史。 

  在胡纪行的嘉善古迹国画中,有两件作品构图新颖、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一件是《幽澜泉》,另一件是《南星桥抗战遗址》。

  《幽澜泉》原在嘉善东门景德寺内,旧名“景德泉”。据光绪《嘉善县志》记载,景德泉仅次于闻名的无锡惠山泉。历史上的“景德泉”有3大特色:大旱不涸、煮茶无滓、盛夏过夜其味不变。后来因一民间传说更名为“幽澜泉”,是当地一大名胜。  

  《南星桥抗战遗址》位于嘉善魏中村,南星桥于清康熙年重建,雍正三年重修,光绪十年重建。抗战时期,这里曾发生过壮烈的一幕。民国26年11月5日,日寇在金山卫登陆。8日,日军两万余人,从枫泾沿沪杭铁路杭枫公路进犯嘉善。国军一二八师、一○九师、预备十一师、六十二师共1.3万余人痛击侵略者。11月10日下午3时始,湖南湘西部队一二八师6000官兵在南星桥展开激战,湘西武术精英的“黑衣大队”与敌肉搏,战况惨烈,毙敌甚众,血染南星桥,在抗战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1998年,在县志办的大力支持下,胡纪行的12幅画制成了《嘉善古迹览胜》挂历。书法家翁闿运先生亲笔为其题名。嘉善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随着他精美的画作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一名嘉善籍台湾老人看到挂历后深情地说:“这本挂历,使我联想起了我的童年,那些我曾经去过、玩过,令我刻骨铭心的地方。我喜欢这些画,更深爱我的家乡。”  

  2007年4月,我去拜访胡纪行。言谈中,他说,由于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已远不如前,打算将几十年来创作的嘉善古迹及其他作品捐献给当地政府留给后人。

  当年5月,胡纪行将凝结了他无数心血的101件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县博物馆。在一次闲聊时,笔者问他今后创作上有何打算,他说:“还有一些古迹画,已初步有了设想,如当年文庙櫺星门的对联、石刻等,只要健康允许,我很想把它们画下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34 他用艺术为家乡添彩 胡守鸿 2008-2-16 48256DEA008181F5482573D2001407C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