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5版:评论
3  4  
PDF 版
· 入理 动情 表态
· 舞珠玉盈袖 歌明月心旌
· 美在民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入理 动情 表态
■陈 艺
  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里面可玩的、可看的东西很多,以前没有电影,老百姓看戏就相当于现在看大片。当时的戏迷对于好戏和名角的追捧痴迷程度,比之今日之粉丝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个画戏的,据我所知是关良,此君本是油画专业,纯粹因为喜欢戏,爱看戏而走上画戏的道路,不想由票友变成了专家我想恐怕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而且乐此不疲,登峰造极,成了国画大师。这种情况不光空前,恐也绝后。画戏曲人物画的人对此公,可说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他确实画得好,恨他是因为他像一座飞来峰,横亘其中,无法逾越,只有认输服膺坐长叹的份,能不恨么!

  关良的戏曲人物画之所以画得好,我认为主要是理、情、态三个方面处理得好。所谓理,即画理。此公不光喜欢听戏,还喜欢唱戏,家里袍易甲杖一应俱全,三五好友来家串门,便扯起嗓子唱两段,可比超级粉丝。他对于戏曲的熟悉和喜欢程度,恐无人能出其右,故其所画之人物情节,不会有错。其次是情,此老常以一颗童心看戏入画,所作人物或行或止,或怒或喜憨态可掬,令人捧腹。对眼神和人物形态进行大胆的处理,注重神情趣味的表达,达到了齐白石所说的不似之似的境界,这也是因为他对戏曲的痴迷和熟悉的程度所决定的。最后是态,此公每每出去看戏,手备一摺,看到精彩之处便动手画速写,他画速写与别人不一样,目不暇视,手不停挥,有时索性画归画,看归看,回来再慢慢整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任伯年的父亲在袖笼里给人塑像的故事,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观察得细致,又很概括,对人物形态描摹生动,往往自己抓住神韵。关良受过旧社会的文人教育,尝试看看佛经对画画有用处,这也体现了他综合艺术素养高人一筹。

  现在从事戏曲人物画创作的人不多,大概来说有三家,南京的高马得,河北的韩羽,武汉的聂干因,三家面目各各不同,继承了关良不同的艺术特点。高马得天生的戏曲人物画注重吸收民间艺术,造型上有点无锡惠山泥人的神韵;韩羽先生得关良之童趣稚拙,信手拾来,令人忍俊不禁;干因先生注重画面笔墨自然趣味,注重形式感的表达,同时也画了很多脸谱,引入西方绘画语言进行突破,但有些地方已经超越了戏曲人物画的范畴。我因近年来画戏曲人物,愈画愈觉得戏曲人物画之难,非心境澄明、痴迷戏曲者不能措手。要达到物理、物情、物态的结合更是难上加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5 入理 动情 表态 2008-3-15 48256DEA008181F548257405000B0D7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