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6版:评论
3  4  
PDF 版
· 书坛“非常道”
· 成名前后
· 书法家海归记
· “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策展人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策展人语
■斯舜威 张瑞田
  作家、学者是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以往,中国传统的作家、学者基本是幼承庭训,弱冠学书,日常生活,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与毛笔书写一刻也没有分开。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毛笔是中国传统作家和学者取得创作与研究成果的工具保证,也是才情与心迹的客观表露。

  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断裂,书写工具随之改变,当代中国作家、学者的工作更多依赖的是以钢笔、圆珠笔为代表的硬笔和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背后,我们遗憾地发现,传统书写所留下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手稿、手札几乎消失殆尽。中国文化在当代的损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阴影,每每提及,我们都会倍感悲伤。

  尽管当代大多数作家、学者已经不具有毛笔书写的能力,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具有毛笔书写能力的作家、学者,他们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古韵文心,在书斋中临帖,用手札传情,书写着一代文人、学人的古典情怀。

  为了展示当代作家、学者的文化底蕴,表现他们对传统文化生活的怀念以及在当下的心路历程,我们策划了“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我们知道,手札是私人感情、思想相互交流的媒介,是中国人、尤其是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作家、学者在手札中表达着各自的政治理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自己在某一个时期的境遇、心态,痛苦与欢乐。因此,对作家、学者的研究,十分看重他们在手札中所阐明的现实立场和精神追求,甚至对手札的解读,亦成为中国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们与北京华宝楼文化艺术中心合作,依托民间资金,举办“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旨在鼓吹当代书法的个性书写与文化表述,展现中国书法的古典魅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6 “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策展人语 ■斯舜威 张瑞田 2008-5-17 48256DEA008181F548257449000F4EE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