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钩沉
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艺术
“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何香凝美术馆 王晓松
编者按:
对于艺术家个案的研究价值,往往可以于加深对其艺术作品的认识之外,揭示更为广泛的历史事件与文化思潮。如元代四家之沉于隐逸,清初四僧之以画寄情,无不与当时的社会重大历史变革有着天然的关联。而对他们的生活经历、艺术作品、美学思想也就在对他们艺术审美的品读之外,成为人们更为深切地了解当时社会人文思想的对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对艺术发展影响有加,也逐渐开始成为当代美术研究的对象。何香凝的艺术经历与作品,正是一个已经可供研讨的典型,对于认识近代社会文化艺术发展不无意义。
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先生诞生于中国香港,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作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和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先生的一生叠和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并以其特殊身份与积极实践,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与参与者。在她漫长的历史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文稿、艺术作品等珍贵资料,成为人们研究20世纪历史的重要基础文献。“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艺术——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旨在通过整合不同领域内的学术资源,从跨学科交流的角度在纪念何香凝艺术思想的同时,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经验进行全面反思,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何香凝先生独特的艺术创作生活和历史经历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参照的脉络。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编审李松提出:“何香凝的绘画作品不依傍他人,都表现出她鲜明的个性,透露出一种清正之气,她的审美特点可归结为一个‘清’字。那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作者真正的心声流露。”针对来自何香凝先生母校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的岛村辉教授论文中所谈到的何香凝留日时代的亚洲女子美术教育问题,许多与会专家都认为何香凝的成就已远远超越了女子美术学校的教育目标,并成为近现代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典范。与此相应,清华大学杭间教授结合他提交的论文阐述了东亚传统工艺的新时代条件下融合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中国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并可以借由这样的担当,内省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何香凝生活和文化艺术展开的历史既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从封建帝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探索现代性的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认为二十世纪中外历史碰撞是现代性的历史源泉,但中国的现代性并不是西方性,它具有“地球模式”、“民族协同观”等五方面的特征。无独有偶,美国匹斯堡大学高名潞教授认为来自西方概念的现代性并不能套用在具“整一性”的中国现代状况上,他以“意派”的全新概念来诠释、建构中国自身的现代性。与现代性相对的20世纪以来对文化传统的态度,中国艺术研究院郎绍君研究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龚鹏程从艺术家的古典修养、文人书法的观念等入手提出守护传统文化家园、批判吸收的途径。广州美术学院黄专副教授则以山水画为例,向大会介绍了他对于中国画“现代走向”研究的成果。而对“新文艺传统”的剖析与指认,是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张颐武教授所关心的问题,它是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20世纪传统的立足点所在。
20世纪文化艺术的丰富实践,使学者们对不同群体类别的意识形态、文艺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南京大学吴俊教授对于文学中“国家、个人和启蒙文学”的三分法与何香凝美术馆乐正维、王晓松提交论文中从何香凝艺术创作中提炼的关于公共文化空间的性质、作用的研究相呼应,成为人们探讨二十世纪以来集体与个人意识在日常生活、历史表述及创作方面的文本。而中央美术学院尹吉男教授以1980年以来绘画中的图像流变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对集体与个人关系的变化进行探讨。与上述探讨抽象化空间不同的是,美国路易维尔大学赖德霖教授对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研究则更具有可触摸性,建筑形态功能的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20世纪文化政治变迁的反映。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壮阔、丰富多彩,如何回顾、重读以至发掘它对当下的意义是与会学者激烈讨论的焦点。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吕彤邻通过对台湾电影的研究提出对“苦难”的重新理解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响应,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回应苦难中国的20世纪、使苦难的文化精神得到正面的理解与传播是人文学者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机构旁听的研究生、博士生除针对发言人论文提出批评讨论外,还从更多方面进行针锋相对的学理讨论甚至尖锐的质疑。何香凝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为人们今天的跨学科讨论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