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副刊
3  4  
PDF 版
· 百年画坛钩沉(一)
· 我认识的老井
· 我会永远追随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认识的老井
  老井的全名叫井士剑,虽然他的年纪并不大,可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井。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原由,但也跟着大家一起叫他老井。在美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这么叫他。刚到美院时,从花名册上看到这一名字,以为是日本人。可与他一见面,不仅外表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他的个性等更是一个正宗的北方汉子。

  老井很有才。他的专业是油画,可他什么都会。不仅专业的油画展览中有他的作品,而且新媒体、综合艺术、现代艺术、陶瓷艺术等展览上也频频出现他的作品,以至不知他本专业是什么的观众以为他就是搞那些专业的。在油画方面,他是博士,是副教授,主持着油画系一个工作室的教学工作,其在业内的地位自不必多说。在品位较高的上海知名高校、著名大酒店都有其大幅作品上墙。在上海双年展上,他的“一列火车”开进了人民广场,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艺术,他表达了“快城快客”的主题,是集装置、雕塑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他曾参与上海科技馆的装置设计与制作,去年以来他又参与了学院承担的上海世博会有关场馆的设计工作。

  老井很会来事儿。冬天,老井赤着膊,系个红领带,在摄氏零下4至5℃的天气里,在国家图书馆门前、从世界各国运来的书堆前,花2008秒时间,朗读《愚公移山》,意在唤起大家对阅读的重视。根据他的计划,这一活动,不仅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搞,还要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的国家图书馆进行。上海双年展,为了表达上世纪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反思蹉跎岁月,他从杭州火车站购置了废弃的长45米左右的火车车厢,并将这庞然大物“驶”进了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据说是此次双年展中最巨大的作品。双年展期间,全国各地的媒体对此极为关注,反复报道。许多知道老井与我是同事的朋友,都极为好奇地向我打听:这火车是哪来的?是怎么倒腾到上海的?这老井是搞什么专业?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这玩艺儿?它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等等,问什么的都有。我想,老井这回是真的搞大了。

  老井很有钱。在上海双年展上展示的火车是老井花了一百多万元购置的,三节不能开动的火车要运到上海人民广场,运费和安装费也是极为可观的一笔费用;在国家图书馆前倡导阅读,他从世界各地购书,堆成小山,也花费不小。老井很有钱?我有些好奇,因为从他平时的穿着、交谈看,他算不上是有钱的一类。他曾跟我说起他向系里借过钱。这次一百多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他又是怎么筹得的呢?事后我直言不讳地问过他,说是这笔钱是由自己家庭的积蓄和房产抵押贷款组成的。我有些想不通:何苦呢?如果按商人的脑袋计算一下,花这么多钱做这个作品,最后能收回成本吗?当然老井是艺术家,不是商人。在这方面艺术家为了做出好作品可以不计成本,而商人是不会做没利润的事的。据说有个博物馆有心想收购这一艺术品,但他们的目的是想在艺术展示的同时,搞经营创收。老井没有同意。这大概就是艺术家和商人的区别所在。

  老井很江湖。老井2007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取名为《漫步江湖》。这其中有一组大幅作品叫《江湖》。虽然画的是他生活的地方——西湖,可他却将其命名为《江湖》。也许在这北方汉子眼里西湖太过柔媚,太渺小,只有江湖才是他要驰骋的艺术天地,才是他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天空。艺术追求上如此,生活中的老井,在我看来也是有些江湖味道的。他说话,没什么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托他办事,会尽心尽力;看到学生有困难,他会慷慨解囊;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他会张口大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11 我认识的老井 2008-10-18 48256DEA008181F5482574E10019CE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