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订阅《美术报》时间并不长,之前相继订阅过几份市面上流行的书画报。2005年我的一篇拙文《山水感怀》附带一幅国画山水《阳春三月好山水》同时发表在《美术报》上,先是收到了稿费,后又收到了样报,挺高兴的。如今大多数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媒体都是让你先交费后发表,或不了了之,此报如此,给我的印象蛮好。
但真好还是要看内容的。它的版面多、内容多、覆盖面广、包容性强,版幅却不大,便于携带,从早先的折叠到现在的装订,细微处的改变都可看出该报的进取和务实细心。一个务实的媒体必干实事,而非假大空官僚习气或一切向钱看;一个内容多、覆盖面广的媒体必是人才济济上下纵横五千年、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触角多多的“蜘蛛侠”;而其包容性的品质则是内练专业素质,以弘扬文化为己任,传达出“助人伦,成教化”的人文关怀。
自然就订阅了《美术报》,还要留有时间画画学习工作思考,一份足矣。此后,《美术报》上又有了我的《再造远山无尽图》和最近在它感召下的抗雪灾公益捐赠。报纸周六出版,到泰山脚下我的手里一般是周二。先浏览一遍:重要时事新闻、画作、书作等,有空再细读个中文章。因为自己画画,主要还是看画,好画要反复看多揣摩几遍,好文章也需细细品味,虽看后束之高阁,却镌印在脑海,时时回访,当记忆模糊或借鉴参考时,还需抽出翻看,所以按期码放整齐很有必要。有时也去网报上搜索察看,如今纸质媒体受到网络巨大冲击,许多报刊杂志已成往事烟云难觅踪迹了。但网络受条件(电、电脑、互联网、基本操作、成本等)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替代纸质媒体,这就需要传统媒体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发挥优势,套用石涛的话就是:媒体当随时代!还需加上两字:前瞻。
当代的美术如同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集市上一般热闹而纷乱。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实验的、试验的、装置的、抽象的、行为的、恶搞的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加上官方的美协书协、民间社团、拍卖公司、画廊经纪、大展小展、网络博客、院校扩招、美术报刊等等,美术事业空前繁荣,宋徽宗赵佶恨不能再转世一回,其瘦金体是否纤细点了?应该写大榜书浓烈的一笔一画。这一切和美术有瓜葛的人物、作品、事件,伴随着新时代的改革和巨变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基调,我们如何报道、展示、宣传、批评、引导、发扬光大,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做的工作很艰巨,是对我们媒体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是希望和机遇!反之,又将影响它的读者群,是修正还是偏废、是弘扬还是批评、是春风细雨还是恶浪苦雪,总之,潜移默化地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拷问当代追思远古。
一份媒体、一份报纸必须给它的读者长久有用的资讯、辅助、参考、动态和关爱,不应你是大师、名家、阔佬、专业而沾沾自喜、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胡吹海侃;也不应是初出茅庐、少年得志、业余、学生而妄自菲薄或拔苗助长。艺术之路犹如墨落纸上之线,曲折肥厚、时淡时重,是线而非线段,承载远古走向未来、无穷无尽。保持艺术的纯洁性,用她那充满想象的隐形翅膀自由飞翔,而非硬性地为她插上太多人为的沉重之羽。
艺术的本真和功能是多元,不必厚此薄彼,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物极必反,任何强调硬拉,只会破嗓弦断。任何事物、作品都有背景、局限,原美、审美始终是艺术创作的重头戏。好的媒体宛如咖啡伴侣,陪伴左右相濡以沫,融合中幻化出春的气息、家园的绿树茶香、美妙的音符、神来之笔墨、溢情之感悟,一切的坚持、开明、崇高和升华,都来自大象无形、大爱无言之包容,而这包容是为了呈献更多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