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鉴藏
3  4  
PDF 版
·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堰塞湖”
· 长盛不衰的
“梅兰芳”
· 在艺术品市场发展初期,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了浓厚的投机气氛
· 艺术品大量地存储于流通渠道,未能在市场终端及时消化与沉淀
· 市场投资规模不增反降的态势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滞胀格局
· 走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市场投资规模不增反降的态势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滞胀格局
  艺术品市场在2003年—2005年呈现出的火爆局面避免不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艺术品投资在近两年的急速刹车,究其原因,第一,2006年—2007年,股市持续火爆,加之2003年—2005年艺术品市场中的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大幅度增值,在带来市场繁荣的同时也酿成了大量的泡沫。于是,大量艺术品市场中的投资者把资金转移到了股市中,另一部分人又在大搞房地产投资,压缩了艺术品投资的规模。第二,2007年下半年至今,股市转而深度下跌,楼市陷入低迷,投资者的大部分资金被套牢。资金的缩水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们的信心,致使他们很难再有心力为艺术品市场投入大量资金。第三,中国先前最受热捧的是当代艺术品,此类作品的收藏家又恰恰都是国际人士。但是,2007年,发轫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指数在过去的半年里下降了40%。虽然2008年春拍总体成交状况尚说得过去,但当代艺术品专场的成交率大幅度下滑,显露出一副疲态,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热度也凸显出了衰退之势。据记者了解,在2008年5月21日举行的匡时春拍中,当代艺术品专场成交率仅有60%。第四,区域经济同样是影响艺术品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某地遭受天灾人祸或区域性经济危机,则该地区艺术品的价位一定会有所下降,继而殃及整个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投资规模的不增反降使新的滞胀格局成为必然之势,各种本该在投资支撑与快速发展中获得消解的尖锐矛盾,如艺术品市场一二级市场关系倒置、供给面过度市场化而需求面市场化缺失,诚信、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体制性矛盾反而不断积聚、恶化。

  在艺术品市场体制下,我们也许很难具备利用抢险的视角去化解危机的理念,但对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只能去认真研究与把控其内在规律,同时又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调控并化解相关风险。唯其如此,艺术品市场的“堰塞湖”才不至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灾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11 市场投资规模不增反降的态势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滞胀格局 2009-2-7 美术报000112009-02-07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