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视点
3  4  
PDF 版
· 孔仲起在北京“观无涯”
· “敲锣打鼓”看剪纸
· 一位美术史论家的剪纸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位美术史论家的剪纸情
听王伯敏教授谈“剪纸”

□本报记者 王婷
  感言:采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笔的交流完成的。老先生由于年纪的缘故听力有了障碍,写和说,贯穿进行。话题是围绕“剪纸书房”文物展展开的,王伯敏教授一贯的治学态度在谈话中充分体现,“严谨”是他做学问的根基。“伯老为了这场剪纸展自掏腰包好几万元……”无意中听到旁人在一边感叹。无语,敬意油然而生。我想,真正的大家,或许就是这样把“奉献”当作一种自觉状态的。    

  记者:我们知道“剪纸书房”文物展展出的剪纸文物都是您的藏品,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剪纸,并进行收藏的?

  王伯敏:我对剪纸艺术一向很喜欢。我是研究美术史的,美术史中有一块就是民间美术,剪纸是其中一项。我不是专门搞剪纸创作的,但全国第一次剪纸艺术展上也有过我的剪纸作品。我收藏剪纸是从2004年开始的,当时我正在写一本《中国民间剪纸史》的书,为了写好这本书,我不仅拿出了以前家里收着的剪纸藏品,还不断与专业人士交流,收集更多的藏品。我在中国民间美术之乡桐庐的大奇山有自己的住所,我取名叫“半唐书舍”,其中有一部分专门收藏剪纸作品的就叫“剪纸书房”。这次展览拿出来的展品只是“剪纸书房”里的一部分藏品。

  记者: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民间剪纸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也有一些舆论认为民间剪纸“是一种低档的小美术”,是一种“小玩意儿”。请问您举办这场“剪纸书房”文物展的初衷是什么?

  王伯敏:剪纸艺术的基础是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是靠口头传承的,不像儒、释、道文化是通过书本传播的,剪纸艺术的传播途径更接近神话传说这类靠记忆的口头文学。这种农耕文化是值得尊重的。也正因为口头传承,很多搞剪纸的民间艺人不识字,也无法梳理出剪纸的发展脉络,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很吃亏,所以我想尽点绵薄之力帮他们整理一下。时代发展到现在,剪纸光想靠农耕文化来保留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了,我常会对这些民间剪纸艺人说“你们要多学文化”。往大处讲,举办“剪纸书房”文物展是为更多人提供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也是在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一些剪纸文物。剪纸是具有泥土芬芳的花朵,民间剪纸有它的涵养、有它的个性,具有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一种价值与作用。研究剪纸也是研究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需要。

  记者:民间剪纸高手常散落在农村角角落落,需要跋山涉水去寻找去探访,请问您多年来探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王伯敏:有很多故事,不少我已写进了书里。印象最深的是在建德大慈岩李家村的一个民间剪纸家,她叫何均妹,八十年如一日,就住在这个山岙岙里。她家里的剪纸“工作室”就是一头高脚箩,上摆一个圆篾箩,一把剪刀,一碗水,一叠纸头。她就坐在一旁的藤椅上剪花、剪鸟、剪鱼、剪猴子、剪老虎……有人问她:“你没见过老虎,咋能剪得这么像?”老人家聪明地回答说:“我到镇上看戏文《西游记》,演戏的人也没瞧见过孙悟空,怎么会演得这么好?”这是审美感起到的移情作用,这也正是民间的智慧。深入到他们中间,你自然会学到很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4 一位美术史论家的剪纸情 □本报记者 王婷 2009-2-21 48256DEA008181F54825755F002F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