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副刊
3  4  
PDF 版
· 新聊斋(四则)
· 百年画坛钩沉(六)
· 我也拜访过谷林先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年画坛钩沉(六)
斯舜威(浙江 杭州)
  苏州寒山寺以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北宋王珪曾书写张继诗勒石,明代文徵明重书。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修整殿宇,王珪书碑已不可寻,文徵明碑也已残烂,于是请俞樾重书。

  俞樾以学问著述见长,兼擅书法,平时惯作篆隶,而《枫桥夜泊》则用大字行书,颇为罕见,诗后有跋语:“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陈夔龙)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他还考证出诗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原诗应当是“江村渔火”,正文虽从俗写“江枫渔火”,碑阴则作小记云:“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唯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此诗宋王郇公写以刻石,今不可见,明文待诏所书,亦漫漶,江下一字不可辨。筱石中丞属余补出,姑从今本,然江村古本不可没也。因作一诗附刻以告观者:郇公旧墨久无存,待诏残碑不可扪。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此碑写成后数十天,俞樾就病逝了,此碑或恐是其绝笔。

  

  1907年,谢无量任北京《京报》编辑。22岁的他,年少气盛,经常出言无忌,得罪权贵。当时北京有3位著名的八旗子弟:荣庆、那桐、端方;又有5大名妓:金凤、玉凤、魏大姐、魏二姐、万人迷。他将他们8个人的名字糅合在一起,撰了一联,刊诸报端:“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门五名妓,双凤二姐万人迷。”阅者无不绝倒。

  

  秋瑾、吴芝瑛、徐自华三人是换过兰谱的“三才女”。秋瑾和徐自华当年约定:“面对故国湖山,埋骨西泠。”看到秋瑾起义缺乏经费,徐自华变卖家产慨助秋瑾。吴芝瑛是当时极享盛誉的女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工瘦金体,称誉一时。她和秋瑾在北京的故宅毗邻,秋瑾和丈夫不和之后,吴芝瑛马上接秋瑾到自己家暂住,并资助秋瑾东渡日本留学,临别赠诗一首:“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

  1907年,秋瑾就义后,徐自华和吴芝瑛冒风雪渡钱塘江,将秋瑾遗骨移至杭州西湖,买地安葬。徐自华含泪写了碑文,吴芝瑛撰写《秋女侠传》、《记秋女侠遗书》等诗文,亲笔撰写了“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的墓碑及墓志铭。徐自华的碑文、吴芝瑛的书法,加上金石名家胡菊龄的篆刻,号称“三绝”。

  

  1908年11月9日,余任天诞生于浙江诸暨浬浦一个普通农家。他是第三胎,前二胎皆夭折于襁褓之中,其父认为孩子能否养活由不得自己,而是“天命任自然”,故取名“任天”。余任天后来颜其居为“任自然室”,自号“天庐”,则已经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1909年,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邀请江苏咨议局议员马良(字相伯)先生到学校讲演,题目是《阐明民主的意义》。全校学生争先恐后地去听讲,由于设在东饭厅的会场太小,听众过多,前拥后挤,人声嘈杂,凌乱无序。

  李瑞清非常不满,事后特下手谕,痛加训戒。此手谕由他亲笔行草,长达一丈多长,文辞谆谆,书法朴茂,张贴在东饭厅的墙壁上,学生争相前去观看。第二天,该手谕的后半段却不见了。事后得知,并非对手谕的内容有所不满,而是书法优美,被学生揭去珍藏了。

  事隔30多年,“抗战”期间,这半张手谕流落到上海文物市场。一天,刘海粟路过市场购得,又经李瑞清学生姜丹书鉴识,敬加题记归之。

  

  1911年,落拓不羁的蒲华贪杯醉归,熟睡中竟将假牙咽入喉管,气绝而死。身后萧条,又无妻室子女,全靠朋友资助才得以下葬。蒲华60岁时曾困苦到无米为炊的地步,吴昌硕因家中人口众多,也无力助他,就修书一封,介绍他去投靠自己的好友沈石友,曰:“此君光景正寒而落拓如故,其胸襟可取也。”

  

  1911年,谭延闿督湘。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因嫌伙食不好,进餐时经常大吵大闹,秩序紊乱。学校当局无法制止,只得请都督谭延闿莅校训话。

  谭延闿并未批评学生,而是手书一长联,贴于食堂门口,其联云:“君试观世界何如乎,横流沧海,频起大风潮,江山带砺属谁家,愿诸生尝胆卧薪,每饭不忘天下事;士多为境遇所累耳,咬得菜根,方是奇男子,王侯将相原无种,想古人断齑划粥,立身端在秀才时。”学生阅后,深为感动,嗣后进餐,井然有序,静寂无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副刊 00012 百年画坛钩沉(六) 斯舜威(浙江 杭州) 2009-3-14 48256DEA008181F548257535001DAA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