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庭收藏室里,陈列着21件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质料不同的暖瓶。闲暇时,看看这些暖瓶,感受到的是时光的流逝、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变迁。
曾几何时,暖瓶是人们居家生活必备的盛水保温用具之一。小时候,家家都有暖瓶,青年男女结婚时,“四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之外,必不可少的“第五件”就是暖瓶。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农村较为常见的是一些柳条暖瓶和竹篾暖瓶。柳条暖瓶的瓶胆外包装是用白柳条编制的,看上去有些斑斑驳驳;竹篾暖瓶的瓶胆外包装是用竹篾编制的,看上去比较精致一些。这两种暖瓶在农家“服役”了许多年,它们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当时最为上乘和妥帖的材质了。柳条、竹篾耐磨,但不耐腐,尤其是往瓶里倒开水时,很容易淋到外包装上,时间一长,柳条、竹篾便腐烂了。后来,铁皮暖瓶开始进入家庭。这种暖瓶包装精美,有镂空、全包围等多种,经久耐用,也耐磕碰。但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放暖瓶的底座如果积了水,铁皮暖瓶就会生锈、腐烂。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既防磕碰、又防水浸的塑料暖瓶。塑料暖瓶因外包装花样繁多、色泽艳丽、款式新颖而备受人们的宠爱,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农村家庭中大部分使用的是这种暖瓶。塑料暖瓶也有一个缺点:倒水时,开水极易将暖瓶外包装烫得变形,于是,后来又生产出了不锈钢暖瓶。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后来,便出现了电暖瓶、节能保温电暖瓶乃至于家用饮水机。
几十年间,暖瓶从居家必备的位置上走了下来,它们的“变脸”成了时代变迁最真实细微的写照。不管每一种暖瓶的收藏价值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当时那个时代,它们真的发挥出了应有的自身服务功能。抚摸一个个暖瓶,一桩往事袭上心头:1979年夏,大哥结婚,未来的大嫂提出要买一对新暖瓶,可当时供销社里卖的暖瓶都是凭证购买的。为了满足大嫂的心愿,父亲东奔西走,好不容易才从一亲戚手中匀来一张购物票,在供销社里排队排到下午,才买到了一对竹篾暖瓶。新暖瓶虽然没有商标,但当时也是最时髦的了。婚后,大嫂舍不得用那对暖瓶,天天早上擦一遍,爱惜之情至今历历在目。1985年秋,家里卖了一头猪,母亲提出买一个新暖瓶,因为原来的那个柳条暖瓶已经用了近十年,破得不能再破了。可是,卖猪的钱家里已经派上了用场,最后,在“给家里买暖瓶”和“给姐姐买书包”上发生了争执。姐姐哭着喊着要新书包,父亲一咬牙:算了,孩子上学要紧,暖瓶的事放一放吧!——这一放就是4年。直到4年后我参加工作了,才给家里买了个铁皮暖瓶。如今,那个铁皮暖瓶已经“退役”,就放在我的收藏室里,家里早已用上了饮水机。端详着那个底盘已锈得不成样子的铁皮暖瓶,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真是感慨万千……
我算不上是暖瓶的收藏家,我只是收藏了它们中的极少的一小部分。但正是从这一小部分当中,我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因为这些暖瓶,不仅凝聚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记录了寻常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这才是它们真正的收藏价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