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美育

如何传承?
如何创新?(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工艺美术教育

  (上接本报第830期第45版)

  二、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工艺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专家们围绕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目标,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工艺美术应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设想。

  徐艺乙(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在对工艺美术和美术工艺展开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工艺本身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由此出发对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准确的说明。他指出,工艺美术与美术工艺虽然都是偏正词组,但在对待工艺和美术两者的关系问题上,重点落在了不同的方向上。美术工艺指的是带有审美倾向的这一部分工艺,其重点落在工艺上;而工艺美术从字面上理解是采用工艺手段来复制或制作的美术。相对而言,美术工艺的概念与工艺的存在状态更为贴合。工艺是对某种(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或多种)手段以改变其形态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材料学、工艺学和形态学。现在的教学主要放在形态学上,所以一谈都是美术,实践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工艺美术教育应有的课程设置中,应包含材料学、工艺学与形态学三个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工艺美术与所有工艺门类一样,基本上不见文字,是属于体验型的,所以工艺美术教育应该在知识性的教育之前安排好体验型的前修课程。

  王宁宇提出,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临摹民间剪纸等作品的层面上,而应该开设以下两门课程。一是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分析,将传统手工艺进入现代生产结构的成功案例收集起来,形成教案,纳入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之中;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的田野考察,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中如何产生出手艺,手艺为谁服务,生产过程怎样,产品又如何进入市场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民间美术小范围的局部理论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大系统中来。

  李晓峰(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结合自己在艺术院系中发展修复专业的教学经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中,我们不仅要从高处着眼,恰当评价工艺美术教育在还原人的创造性和推动社会的人文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要从低处入手,结合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具体的就业前景调整专业设置。工艺美术中包含内在的发展悖论,它源自草根,可是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走向宫廷贵族文化,工艺美术教育必须直面这个矛盾,对学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合理规划。尽管当前非纸本的工艺美术修复专业人才急缺,但培养出相关人才并不见得都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就业还取决于国力资源分配的科学与否,而国家和地方资源的分配又需要有好的带头人来引导。

  许健(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当前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以科学的前沿调查为前提。目前国内有1400多所设计院校,人们意识到设计人才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缺少科学调查,社会真正缺少哪一类设计人才,从事教育者并不了解。西方对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数据跟踪,以此作为专业开设与否的依据,这种方法值得借鉴。从事工艺美术教育,首先应当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了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祝帅(《美术观察》编辑)指出,中国工艺美术缺乏普查型的调查研究和发展纲要的设置,而这些恰恰是工艺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在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工艺美术教育也需要转型,可以适当开设市场研究方法等课程,在学生与市场之间、工艺美术与产业发展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陈启林(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教育模式改革的内容,其中包括教学计划的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等。并指出,南航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教学计划上以拓扑结构取代树状结构,避免了单一性;在教学观念上鼓励老师充当演员而非法官和医生,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模式上走校企合作道路,积极与企业合作,由此出发,将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等专家共同纳入设计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张成来(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介绍了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工艺美术教育理念,即顺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壮大的趋势,以工艺美术为主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设计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性特色教学平台。在搭建特色平台的过程中,坚持走校企合作道路,吸引企业、工艺美术大师等社会力量进入高校,在实践中培养应用性的设计人才。除此以外,南京工程学院还积极筹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以之作为发展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支撑。

  吴宇华(江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介绍了江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他们通过开设民间美术、陶艺、世界文化遗产等选修课程,培养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无锡市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手工艺者请进课堂,开展直观教学。江南大学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无锡市打造文化大市的发展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合适的大环境、大气候有利于工艺美术教育的开展。

  三、切合工艺文化传承的工艺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工艺美术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引导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这是本次会议引起关注的另一个议题。

  方晓风认为,当下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业尊严。在我国西化的教育体制下,价值观的扭曲是导致工艺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发展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工艺美术及其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重要价值,从事这方面工作理应有办好它的信念,否则就会丧失行业尊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热点问题,也与文化尊严有关。

  许健指出,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存在着诸多关联,不能将科学技术的成分简单排斥在工艺美术教育之外。工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本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有坚定的信念,以叶公好龙的方式从事教学。在教授工艺美术的同时一心只想着做纯粹艺术,这样的态度必然导致工艺美术教育的失败。基于教师对工艺美术的真正兴趣,各种材料学和工艺学的研究会自觉地与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构建起完整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

  陆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结合自身的陶艺兴趣和相关实践,介绍了近年来自己作为陶艺制作者和青年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效。他们将贵州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制陶工艺拍成短片并在国内外发行,为国内外工艺美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陶艺教学参考资源。工艺美术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去发展这一事业。

  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工艺美术教育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达成了共识,并结合实现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目的,对工艺美术概念、工艺美术的当代形态、工艺美术教育与设计教育的关系、工艺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使当代中国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工艺美术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实现传统文化和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延续与拓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美术报 美育 00010 如何传承?
如何创新?(下)
■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杨林 2009-10-24 美术报000102009-10-2400003 2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