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根在”
■王艳晶
“My name is ken_tsai lee”这是我国台湾设计师李根在在美国纽约的呐喊,寻找属于自己的十五分钟。从事设计工作,学会自我经营很重要。
李根在从高职开始热衷参加比赛,工作时,李根在白天工作晚上练习喷修,上大学之后也一直坚持设计参加比赛,然而他的设计之路并不顺畅。大二时,李根在的设计进入瓶颈期,重复的元素使他的设计面临着死亡。毕业之后做AAD、教书,有着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学习之路漫长而修远,亟待吾辈上下而求索。
“没有天分的人,只有努力才能补足天分不足的部分”。没有努力以前,人的潜能还未被发掘,这个时候你就像一颗钻石原石,在没有加工打磨之前毫不起眼,但是只要你肯努力,是宝石就总会发光。即使你本身只是一颗很普通的砾石,也可以在历练中成就无限智慧。李根在从一个差点留级的高职生到现在的国际知名设计师,一路走来经历的考验和付出的努力可想而之。良师益友帮助李根在了解自己,走出迷茫,确立人生的目标。李根在通过比赛让自己成长,从这些比赛的结果去研究评审的评判标准,从而给自己指引一条符合国家化趋势的设计路线。设计需要活力和新鲜的血液,对设计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掌握,对当代设计动向的了解,对过往设计史的理解,知往鉴今。甚至是对不同领域的了解都很重要。这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所能给我们的建议和谆谆教诲。
34岁那年李根在毅然决然辞掉讲师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了纽约圆梦。在一个没有家人、朋友、生活和语言环境的地方面临着很大的考验。“纽约是设计者最好的舞台,有人说你如果可以在这里成功,你将会成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纽约的美术馆、展览馆很多,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冲击,这些都是学艺术和设计的人的最佳养分。李根在有着长远的目光,在纽约,他有机会参加各种国际性的设计竞赛,并获奖无数,获邀展览亦无数,透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的交流,他看到了平面设计更多的可能性。
纽约是个移民大熔炉,世界各国的人来这里,过着辛苦的日子只为了一圆美国梦。 “我是李根在”系列海报作品是李根在在纽约的第一个作品,获得英国D&AD大奖、美国Communication Arts设计年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深圳设计03展、苏俄GOLD BEE 设计双年展、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伊朗德黑兰国际海报双年展等多项奖项。
这个海报设计的创意来自于生活,是一个异乡人在外地的心情写照,是对美好生活的呼喊和期盼,这个“我”不只是李根在本身,而是代表了数以万计的外来移民。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名的十五分钟,在纽约这个四处充斥着世界各国移民带来的混杂的文化空间却找不到一点安全感和认知感的寂寞大都市,李根在急切地想要发出声音,想要被全世界人看到的欲望如此强烈,想让世界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李根在”。 他请朋友写下各国语言的李根在,带着各地语言的海报与纽约经典场景如时代广场、布鲁克林大桥、古根汉美术馆等合照,这样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懂,全世界的人就可以知道ken_tsai lee,这个自我推销的idea已经超越了设计本身而成为行动的艺术。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勇敢的行动是设计宣传与自我经营的必要条件。
李根在对设计有着深沉而执着的爱。他继续思考,是否每个来到纽约圆梦的人都真正地喜欢纽约,以此创作出一系列我和NY作品,对NY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反应出一个个在纽约奋力求生的心情写照。除了纽约系列,李根在利用前往各地参展的机会,也展出我和南京、东京、高雄、哈瓦那等系列作品。李根在的海报作品还有中国印象、近朱者赤、Ikko Tanaka系列等。以“ikko tanaka系列”为例,作品中以蓝、绿、红、紫、黑等色块分区,采用不同的几何形状拼排出的空间,构成一个日本少女的生动神态,很有趣味。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李根在认为“了解自己、了解环境、找自己要的,努力地做,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挥到100分!每个人有天生的不公平,如果只看到不公平的部分,就会忽略自己有的”。很多时候,把人生的面切成一面一面,很多事情似乎都是很多问题,但当连成一条线就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风景,只要坚持自己所坚持的,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路。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相对的更好,给自己定个标准,每个人的成功要建立在自己的认知上。对李根在来说,克服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价值就是成功。
成功需要努力,做设计不要做梦想家要做实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