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副刊

春寒雨雪古村行

  真没有想到,第一次走进西递和宏村,竟是那样的宁静。没有想象中的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伴随着我们的只有雨声和寒冷。窄窄的小巷里,几乎没有行人,很久才有冻得哆嗦的游客和我们擦肩而过。有的会相视而笑,大概的意思是,怎么都在这样的天气来探访古村落?

  远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翘首眺望过皖南山中那些美丽的村庄,那些刻录着沧桑岁月印痕的徽派民居建筑。古老传说和乡土气息交织而成的这一方水土,紧紧地把我吸引,这些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源自于一本本来到我手上的有关徽州的书。首先到来的是《老房子·皖南徽派民居》,这套书自1993年以来一直高高地放在我的书架显眼处,一抬头就望见它,每次兴起就会取下翻阅,貌似在徽州的古村巷陌里徜徉。后来,《乡土中国》系列出版,我一本不落地搜集着。记得该书在“编著序语”中提到:“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这样的话语触动了我,心中泛起寻访的欲望。

  此后,这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村落变得游人如织,无论江南水乡还是徽州古村。十几年间,我有缘一次次走进江南水乡,在周庄同里乌镇朱家角,感受过悠长但不寂寥的雨巷,触摸过陈逸飞画里的双桥,领略过吴冠中笔下的白墙黛瓦,探访过童年茅盾进出的小院,水乡的韵味已很熟悉,但皖南却依然只在梦里,既亲近又朦胧。而如今,一种缘分成就了我的安徽之行。

  在合肥时,散文家程耀恺先生送了我一本《徽州》,这本装帧颇有特色的书,原先我也有的,只是不久前发现它从书架上消失了,喜欢的书突然找不到了是件很懊恼的事,没想竟在合肥再次相遇,欣喜之余也成了此行的指南。这次去古村落,有了《老房子》编著者俞宏理先生的安排,行程顺当得多。小壶天艺术馆的小方司机把我们送至西递村口,一眼望到那座从照片上看过无数次的牌坊,心情便激动起来。

  雨下得不小,在村口买了塑料布鞋套套上,撑着伞走进向往多年的西递,相机迫不及待地握在手中,很快手便冻得发麻,却不忘按动快门。虽然许多景观都已收入书中,但总想拍下自己眼睛的发现。这样有时会顾此失彼,尤其同去的先生,一手撑伞一手擎着摄像机,雨水打湿了肩膀。而鞋套则在十几分钟后便踩破了,冰冷的雨水侵入鞋袜。

  在雨中,无比真实地走在石板路上,拐进四通八达的巷子,苍老的马头墙,古朴的院门,一一进入视野。走着走着,耳边仿佛响起一个柔软的声音,没错,是纪录片《江南》里解说员的声音。片子里这样的声音缓缓地流过画面,流进观者心里。而此刻我正置身于这样的画面里,恍惚间,有如穿过岁月风雨,走向历史深处。

  走过一座院落,门口有个牌子,是应天齐原来的版画艺术馆,而今是人去楼空。说起对西递的向往,和应天齐的西递村系列有很大关系。当年画家推出一批以西递村为主体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版画,不仅享誉画坛,还感动过很多人,包括我。2000年曾经到过应天齐在深圳大学里的工作室,谈起西递,画家充满深情,那时他的西递村系列还孕育了另一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徽州女人》,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那次造访获赠的《徽州女人》画册现仍在我的书架上。

  由于雨和气温的原因,我们得以在古村里自由地穿行,没有挤来挤去的人群,没有此起彼伏的导游的话筒声。每次进入一处老宅,至多碰上两三人,只是原本光线不佳的老屋,更加不宜拍照。卖木雕的老屋人家,因生意清淡闲散坐着打发时光。然而,那些历经几百年的雕梁画栋,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砖雕石雕,依然默默地在黯淡的空间里散发艺术的光芒。原先这些大户人家,走出过多少著名官宦、商贾、文人,如今老屋里似乎还留存着他们的气息。伴着流入“四水归堂”天井的雨声,我们不受干扰地流连其间,虽冷犹感满足。只是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还能存在多久,值得怀疑,而保护和传承,向来就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下午,进入宏村。宏村的美与西递既相似又不同,那片水景可说是宏村的最大特色,关于传说中的风水布局,书中很详尽不必在此多说。站在月沼水边看着老房子的倒影,看白鹅在冷雨中嬉戏,那种灵动的感觉真是难忘,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的村庄,这么闲情逸致,这么诗意盎然。一群学画的学生穿着五颜六色的雨衣在雨中雀跃,使古老的风景生机勃勃。这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了,但谁都不愿离开,让眼睛贪婪地摄取美景,让思绪尽情延伸。这个村庄的祖先简直就是艺术家,为子孙留下了这么一块宝地,还陶冶了远道而来的我们。

  在承志堂,我们逗留了很久,从容不迫。偌大的厅堂里,安静得只闻雨声滴答,一抬眼,许多在书上熟悉了的场景,花格窗、木雕构件,老家具和摆设,活生生就在眼前。在太师椅上坐一会儿吧,体味一下久远日子里这家主人的生活状态,渐渐地,好像耳边的雨声变得很遥远,仿佛是一个世纪前的了。

  天渐晚了,雨下着下着竟成了雪,更冷了,我们从“历史深处”脱身出来,来到村外的南湖边,看见一家客栈,忙进去取暖。捧着热茶,烤着湿透了的鞋袜,望着门外的雪雨,竟有一种风雪夜归人的感觉,温暖而亲切。老板很健谈,旅游开发显然给他这个宏村人带来财富,他与几个儿女都经营客栈,有的接待写生的美院学生,有的接待各方游客。我们“视察”了客栈的房间水准,配套完善,心想下回再来就住此地了。

  坐在电脑前回想起春寒雨雪中的皖南古村落之旅,已经全然忘记了辛苦,看当时在空无一人的几百年老建筑里拍下的照片,竟十分感慨,古村祖先们不仅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美丽的家园,还不忘营造和谐社会。从老宅里的那些劝导为人处事的对联和大幅朱熹家训,便可见得一斑。这样的传统教育,如春雨滋润,子孙们受益终身,单单这些就足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美术报 副刊 00032 春寒雨雪古村行 2010-03-27 nw.D1000FFN_20100327_4-00032 2 2010年03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