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
图像文明史
■本报记者 王凯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健访谈
记: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对于促进创作、集中出一批大型作品,是大有裨益的。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由国家出面牵头组织已经是第二次,在您看来,与之前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相比,此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除在资金、周期上有所不同外,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状态?
刘:首先,由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题材选择周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则主要表现公元前至1840年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史实、涌现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因而,在历史的延绵深度和追溯跨度上,无疑较之前的要更广,也更大。
其次,所谓深度广、跨度大,就是上下五千年中国文明最初的发源和形成,一直到辉煌的灿烂,对于参与工程的历史学家、美术创作者而言,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能更有利于创作规律和创作思路的展开,便于艺术家的发挥。5年的创作时间,也能更好地保证精品力作的诞生,但同时这也要求参与工程的历史学家、美术创作者需要更好地审视这个宏大的历史周期内的文明定格点,虽然100多件听上去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当这个数字面对的是更为巨大的数字几千年时,才能对比而得出工程的难度。
记:个人风格的艺术创作与命题创作,是艺术家创作所面对的两个大方向。有些个人风格非常成熟的艺术家,当面对大型主题创作时,却会出现困惑,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创作格局中也会存在。同样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您,也参与过历史题材创作,在您看来,艺术家该如何调整个人的创作?
刘:的确是这样,如何创作说到底还是回归到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个人的风格如何更好地植入主题创作,这是需要思考的,而不是简单地拿过来就画、去状物就可以完成的。
过去,中国画一度被认为是不能很好进行主题创作的,但后来一批老一辈的中国画艺术家改变了这种情况,潘天寿、李可染、陆俨少、关山月、傅抱石、石鲁、钱松喦、宋文治等一代大师都曾经创作过经典的具体极强主题性的作品,他们也都是分别在人、山、花领域登峰造极,但极强的个人风格并没有阻碍他们进行主题创作,相反而是被他们所运用到更广阔的主题中,并且这些具有明确主题的中国画作品,同样也代表着他们艺术创作的高峰。
所以这就需要创作者首先要打开视野,其次要从思维角度多一些吸纳和包容。有的人会说人物画家似乎进入到主题创作领域更为便捷,但人物画也并不是仅仅是画人而已,其中涉及的还有场面、人物布局,过去我们能看到的很多经典作品,其中就不乏以少胜多、构思巧妙的例子。
此次的创作因为是一个大文明的概念,更好地代表中华文明,实际上也包含着国际上的认同。这其中,我们动用了大批的研究学者进行文明的划分与遴选,在主题上给艺术家更为准确的选择主题。如何做到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要求的图像与图式,而是要成为一个艺术的精品力作,这就需要在更好吸纳这些主题的基础上,富有个性的艺术家将个人的风格、创作的激情等等方面更好地散发,即有一种机制能够把它激发和挖掘出来。
记:2011年底,工程已经启动了,2012年,工程将迎来哪些方面的进程?
刘:工程按照原有的时间表逐步地推进,在2012年有一些重点需要完成,第一步就是要在年初把选题明确下来,向社会进行公示,得到中宣部等部门的确认以后进行公布,之后则是面向所有全国艺术家申报。这个过程要有遴选,即谁的创意更好,谁的构思更好,谁的小草图更能体现。
记:在申报过程中,新老艺术家的比例将如何把握?
刘:我们将邀请一批在主题创作方面具有实力与经验的老艺术家参与到创作中,但我们更希望在申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新人,更多新的作品,实际上通过一些展览,比如青年美展,一批能创作主题作品、能画历史画的年轻艺术家开始慢慢涌现出来了。
记:在主题性创作中,通过老一辈艺术家的帮带,能够让更多年轻艺术家通过参与创作,进一步成熟其中,这在过去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效果显著。
刘:也就是团队的方式,这在过去的创作中慢慢凸显出来了,实际上这在建国以后早期的新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常见。上次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就涌现出了浙江、北京、安徽等几个团队,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讲,团队完成的大作品也有很多是上乘之作,团队在大家分工角度来讲,在合作的过程当中相互交流、切磋,从个人能力上也是相互的补充,最后有利于作品的出色。
团队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团队,一种是院校团队,社会团队是艺术家的自由组合,院校团队类似于导师和研究生做一个课题。
实际上,在作品的进行过程中,由主办方组织专家深入艺术家工作室进行定期的指导与意见修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团队方式。
记:大型的创作工程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信心。年轻艺术家通过这个过程首先锻炼自己,树立信心,觉得自我可以胜任大型创作,这大有裨益。
刘:是的,大型创作,特别是长期的大型创作,是一个不断树立与推翻的过程,需要创作者反复地历练自我,走向突围。
可能就是因为一张历史题材创作,会树立起个人今后学术目标和方向的一种提醒,甚至会成为一种坚持和恪守。接触历史画创作,是各种知识全身心的进入,甚至有些东西是深度的进入,这对于年轻艺术家是一次为自我而设的较量,一次比拼和一种丰富。
一次大型的创作活动,是新的一种趋向,也是新的一种平台,会让艺术家获取良多。这样一次工程,5年的周期,这其中一定会有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很多新的启示和新人的发现,新的艺术语言的表现等方面的新的呈现。将来这些作品进入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国文化的成果积累,也是对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最直接的一种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