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文明历史
让作品具有心灵的温度
■本报记者 王凯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副主任
兼秘书长、创作指导委员会执行主任冯远访谈
记:作为2005年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姊妹篇,此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长期性主题创作,请您谈一下此次工程的发起契机?
冯:新中国成立后的半多个世纪以来,由政府和专业机构出面曾组织过几次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内容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这些作品多数今天都收藏在国家大型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中供人参观。
从历史的经验看,通过集体的力量和有组织的行为,集中众多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作法,能够保证一系列精品力作的推出,相对于完全个人化或个体化的创作,这种创作模式有可借鉴的长处,也更有保障。从世界范围内看,西方国家一些大型的历史画创作一般也是由博物馆或者相关机构、人士定件,我们在欧美国家的各大博物馆中看到的大量作品,都是不同时期留下的经典,在当时,作品多数也都是由宫廷、教会、财团或富商设定题材请艺术家进行创作。
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通过几十年的时间所组织开展的集体创作活动,可以说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的经验,特别是以集体创作培训的方式为契机,所举办的很多创作学习班,培养提升了一代又一代参与者的创作水平,集众人智慧共同来挖掘主题、寻找角度、构思创作的能力得到加强,也包括在技巧语言风格上的提升。在各个时期所推出的一批批优秀美术作品,确实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事实也证明,这种“有组合的创作活动”,是可行而有效的。所以,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顺利完成并向公众展示以后,我们考虑能不能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通过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选题内容来进行专题创作,为时代留下一批作品,用以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外交流。
在当前多样化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中,有创意、有组织、有计划建构完善民族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等主题内容的创作,无疑是当前美术界值得做也应该做的一件实事。另一方面,跟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相比,我们国家的各种对外展示机构中也需要有一批能够反映中国文明历史的有分量的艺术作品,观众在博物馆里所能看到的我们国家的历史,而不只是了解通史、仅仅了解观赏青铜器、陶器等历史文物,应该有一批反映这些文明创造、演进的图像化了的历史。所以我们构思在时间跨度上的连接,将此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之前的百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这两项工程形成姐妹篇的互补方式,联系在一起,试图呈现一部完整的、艺术的、图像的中国历史。
记:5年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周期,对于将来经美术家之手、所诞生的这些美术作品,您有怎样的期待?
冯:对于一件单体的艺术品而言,5年的创作期应该是充裕的。我们不能说此次工程所产生的150件作品,将来件件都会是精品,都会在美术史上留名,这从概率上来说也达不到,但是,我们解决了一个有和无的问题。从无到有,先开一个头,其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和质量达不到预期的地方,但是工程通过组织方和历史学家、专家学者、美术创作者经反复论证所选出的主题,务必要保证基本齐全,减少疏漏,尤其一些重要的选题,将来还可以被反复地重新创作,通过不断积累,最终件件成为精品。
一个题材被反复创作,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作品,同样都可以因为精美被尊为经典,这样的先例自古至今都有。同样,在欧洲的博物馆里我们也能看到大量重复的题材,比如说圣经中的耶稣和十二门徒,很多博物馆里都有同样的题材,都是出自不同时代艺术家的反复演绎。不论国内外古今,那些同样题材的作品,前人的题材、图式都是后人可以参考的。但是作为一项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来做,是为了能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在自己的博物馆中,看到先人对文明历史的贡献和社会进步。
由国家财政出资拿出相当于1.5公里高速公路造价的资金,完成100多件能够表现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美术作品,我觉得无论从社会需要、文化价值、艺术史意义来说,都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
记:作为此次工程组织策划的直接执行者,在过去,您也创作了大量的主题性创作,站在艺术家的角度,您认为艺术家应该如何对待主题性创作与个人化创作之间的关系?
冯: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件好的作品,需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如果仅仅停留在作品的浅层次插图意义上,那么艺术家就可能成了技术工人,而不是具有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创造者。
艺术家的创作劳动是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怀与理想,从而完成创作、实现个体价值的。中国古代文人画注重通过描绘自然山川、风土人情展示抱负,但是较少通过描绘一个一群一批具象的人物来传达一个重大主题或者重大事件,这应该是历史和艺术史的缺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使我们的艺术史多少冷寂了些,缺少了一些阳刚大气的精神和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注重了创作风格语言的多样性,但是过于侧重了技术的意义,缺少了对艺术主题内涵的挖掘与升华。的确,那些技艺高超、笔墨精妙的作品确实是好作品,但真正的好作品、大作品一定是创作者将人格精神投射其中,让我们观看作品时,能够打动我们心灵的,蕴含着作者的理想与追求的,才是好东西。即使是摄影作品,也是这个道理,人人拿起相机都会拍照,但为什么同样是拍照,那些有心灵温度的作品就会打动我们?那是因为艺术家选择的视角,是经过了个人深入思考后进行的第二、第三度创作,是凝聚着鲜明的人格精神和人类共同理想追求的东西,所以才打动我们。
记:此次工程自启动伊始,留给外界的感觉就是其开放的特征,即能够借助于媒体让关注它的人第一时间了解其动向,而不是封闭起来自说自话。通过这样一项大的创作工程,对艺术家而言,重要的应该是借鉴和学习,结果固然很重要,但是过程也意义重大,因为过程中体现了参与者的讨论与辩证,以及对图像历史的重新建立,这也是一种历史。
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古国,应该是具有着极强的包容性,这体现了一种民族的博大胸怀。今天的美术活动,我想也应该体现这样的原则精神,包括具体作法。举办一个展览,开展一个活动,或者打造一个工程,需要一个高的地点和好的立意,所谓“取法乎上”。这要求给关注这个工程的艺术家和广大民众更多可以参与想象的空间,在操作方式上的公开化,我想一是给艺术家提出更高要求,二是让纳税人觉得这钱花得值,大家可以监督。工程自酝酿开始,我们就在不断思考中华文明这一宏大的主题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应该如何呈现、如何切入,既要有文明的历史,也要有历史的文明,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持有一种让中国人与世界共享这部中华民族图像历史的开放的国家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