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副刊

有所思

画 话 (12则)

  百足虫的探索

  有则寓言说:百足虫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弄清楚自己的40只脚究竟按什么次序移动,结果不仅什么也没搞明白,反而弄得连路都不会走了。绘画究竟是什么?画家往往不大谈论,因为弄不好就会陷入百足虫的尴尬。不过最直白粗浅的表述也许是——用手工的方式将三维的自然“再现”在二维的平面载体上。“自然”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再现”就是通过艺术处理(包括变形、夸张、取舍、解构及典型化等手段),以达到托物寄兴和审美享受的目的。说白了,绘画就是用与自然毫不相似的材料(墨汁、木炭、铅粉、颜料等)利用人们视觉的假定性,在平面上“虚拟”出抒发画家情感的相似的自然。简言之,“绘画就是透过作者气质所见的自然。”(左拉语)

  笔不由己

  作画是从作者心口自然涌出一注山泉,它往往挣脱作者的主观意识“不择地而泻,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而且还会不时冲刷出作者埋在心底的秘密。一位印度画家的父亲被一个大臣杀害,画家朝思暮想,矢志报仇。他是虔诚的教徒,每天必修的功课是恭敬地描一幅神像。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发现,自己画的神像竟然越来越像那个大臣了,不禁痛苦地叫了起来:“我的报复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潜意识”开的玩笑

  俄国伟大画家列宾有一个俗不可耐的女邻居,对列宾非常殷勤,多有关照。为了回报,列宾答应为她画肖像,还一边画一边提醒自己要画得“像安琪儿一般善良”。画完后,女邻居一看,差点晕倒,弄得列宾莫名其妙。其他画家过来一看,发现呈现在画面上的竟是一个十足的市侩,粗悍无比。看来,是潜意识跟大师开了个玩笑。

  似与不似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这些都是相对的范畴,难以量化和精确界定。要害是这“之间”的度的把握。艺术形象与自然物象疏离的程度不是判别作品优劣的标准,不能认为越“不似”(非物象化)就越高明;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神形交汇

  作画是有所感而发,有所发而借助形象,形诸笔墨。找准这个“情”与“景”的契合点,是艺术创作的秘笈;而使两者擦出火花的则是艺术灵感的倏然闪现。

  灵 感

  灵感是画家的生活感受无序地长期沉积在潜意识里,嗣后,在某种诱导物激活下(触景生情),新的思路突然接通,怦然跃入自觉构思、使心灵倾向于敏锐地筛选和接受印象的那样一种心理状态。她的来临,使画家躁动莫名,亟欲借艺术形象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垒块。不过此时犹如在台上演戏,既要深入角色,又应把持自我。一位著名法国喜剧演员有次在台上演睡觉的戏,不想真的睡着,鼾声大作,第二天遭到媒体一致斥责,认为表演“极不真实,大失水准”。当艺术降低为生活,艺术就不复存在。

  蚌病成珠

  著名画家波堤切利在《维纳斯的诞生》一画中,将爱神置于一扇巨大的贝叶之上。艺术家好比蚌类软体动物,他的心也是“软”的;当一粒沙子侵入其肌体,他因异常的脆弱、敏感而殊觉不适,就分泌出珍珠质把异物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形成光彩夺目的珍珠。珍珠的产生,从被刺激和出现创伤开始。中外神话多把珍珠视为神的泪珠。艺术作品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由于外界“异物”刺激到心灵最软弱之处而洒落的泪珠!

  罂粟壳与龟鳖丸

  人们形象地把文艺作品叫做“心灵鸡汤”,也就是精神食粮的意思。是食粮就必须具备两条:一是养生,二是美味,缺一不可。因此,既不能为追求味道而往火锅里放罂粟壳,也不能天天拿龟鳖丸当饭吃。

  鲁宾逊与孙悟空

  绘画是情感的宣泄,心灵的倾诉。既是“宣泄”、“倾诉”,就要有对象,要有受众。鲁宾逊绝不会独自在荒岛上表演芭蕾舞,孙悟空也不会在八卦炉里说单口相声;再自命清高的画家也不会纯粹为“藏之深山、投之水火”而创作。所以萨特说:“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

  心灵共振

  少女失去爱情,可以哀婉吟唱,大军阀失去八姨太,却不能谱成咏叹调;因为后者缘于欲,前者基于情。只有引发人类心灵共振的情感波澜才能打动缪斯女神,而不管是从伤口还是笑口涌出。

  “功夫在诗外”

  画画除了要凸显本体语言和绘画性之外,还要重视意境的营造。这大概就是绘画的文学性。文学性的获得,有赖于综合素养的提高,中国画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说到底,作画一开始是拼技术,到后来则是拼修养。

  风格是怎样炼成的

  风格如人,因人而异,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契诃夫说:“有大狗,也有小狗。……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它的嗓子叫好了。”一般说来,不同的“嗓子”是不同的性格、志趣、阅历、人品和修养等综合因素作用于长期的艺术实践自然发育而成,是个人习惯性的表现手法对于内容的一种适应,很难从技术层面去刻意诉求。


美术报 副刊 00014 画 话 (12则) 2012-04-28 美术报2012-04-2800009;2416970 2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