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群体发展
与艺术传承

安徽书画院院长座谈会
纵论“戴本孝”

  5月18-20日,“安徽全省书画院院长座谈会戴本孝与新安画派学术研讨会”,在戴本孝的家乡安徽和县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等嘉宾、和县当地领导,与来自北京、天津、杭州等地的美术理论学者及安徽省书画界同行共同参加,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主持了会议。

  从2010年10月16日举办的“纪念渐江诞辰400周年新安画派学术研讨会暨安徽全省书画院院长联席会”,到2011年6月9日至11日“梅清与宣城画派学术研讨会暨全省书画院院长联席会”,安徽省书画院系统内的工作例会,变身发掘安徽传统艺术名家、大家资源,举行群体性研究和讨论座谈,这是安徽省文化厅、书画院近年来坚持并探索的一个新思路。

  中国的文学艺术家有雅集、结社、圈子化的自我交流和开展自我批评的传统。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某一种艺术风格流派的崛起,往往伴随着画家群体性的涌现。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与品评,到吴门画派、新安画派、四王画家的群体交往和小团体式的艺术传承、交流,都体现了这一传统。他们往往有共同的或相近的艺术主张。在一个团体内,通过真诚传、帮、带和互相的品评形成有影响的艺术现象。这种艺术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文化之外的,一种对于促进文艺发展的务实、有效的学风。在当代,美术界活动、展览热闹,话题活跃,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传媒、展览、艺术市场的活跃、热闹,同时也使得画家之间、艺术群体之间,自身的正常交流空间越来越被挤压。各种各样的或学术的、或走秀的艺术活动,正把越来越多的名画家、评论家、美术机构领导们,变成周游于事务性活动之中的“华威先生”。

  艺术界应该修复和发展一种不受传媒、时流、市场等因素影响的交流空间。它的组成人员是地域群体性的,或者是艺术风格近似的艺术家和部分的专业研究人员。这个空间当然是完全公开的,是不应该具有保密性和排斥性的。这样一个空间是艺术自我发展的决定力量,力量来源是讨论和交流切磋,尤其是一种友情基础上的真诚的问题探讨;能够引发艺术和学术灵感的争论,通过解读、引证,展开讨论或论辩。在坚持民主和艺术原则的前提下,它有自己内部讨论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可能更多的是无形的,更多的以类似于行业道德、行业自律的情况出现,包括学术自主、艺术观点自由和不在权威前提下展开创作与研究评论的特点。在当代的一些活动中,媒体包装和市场操作更多地代替了这种正常的交流。这就使得交流或者讨论,经常会变得不是由学术或艺术原则来评判是非,而是取决于“人气”、“名气”的高低。这可能会产生的误区是:谁掌握了更多话语权、更多的展示机会,谁就更有力量,而不是谁有真理、谁画得好,谁才有力量。这样一来,艺术准则就被打破了。从目前艺术发展的状况看,一些陈规、恶劣评论习气在媒体上出现,媒体、市场收藏也难免被绑架。安徽书画院连续3年的全省画院院长联席座谈活动,在安徽画院这个系统,给了大家一个常联系和自由交流的机会,发扬了中国群体化交流的传统,并且每次会议都带着一个学术问题来谈,尤其是对于新安画派画家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我们期待,这样的活动能够越来越形成一个自己的特点和影响力。在未来,对安徽美术的发展,对中国美术地域风格多样性的建设,都将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美术报 视点 00003 群体发展
与艺术传承
2012-05-26 2456614 2 2012年05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