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副刊

去多伦多发呆(一)

  这几年,手头的事一件接一件,已不太想往外跑。外出也只喜欢呆在一个地方,看看书或者附近走动走动,无所谓国内国外,只要给自己闲暇的时间,换个环境发发呆,就是很好的享受。前两年就有去加拿大的计划,一拖就几年。今年在好友石栋的热心催促下,5月份上完课后去上海签证,计划这个暑期去加拿大。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入梅后,杭州一直下雨,5月初才签证,故订票的时间很仓促,由于暑期高峰,上海到多伦多的航班已不可能订到机票。石栋来电问是否可以9月份去。我说8月下旬和9月要带毕业班下乡,肯定去不了,只有暑期7月和8月的上旬。石栋说尽量想办法,大不了到第三地经停。隔了几天来电话告知,已经订好香港到多伦多的加航机票,等最后确认,算是舒了一口气。其实几天前石栋电话商量是否可以9月,我已暗自打算,假如买不到机票,计划中的加拿大之行只有作罢,与“70后”的弟兄们一起7月5日出发去西藏。首都师大的徐加存兄大学毕业后在拉萨工作过几年,烟台宇辰美术馆曾健兄每年投资“70后”兄弟们搞活动,去年年底相约,让加存兄领队作西藏之行。

  石栋安排的行程太从容。早晨7:40杭州起飞,10:00到深圳,下午15:00香港机场的航班,中间深圳到香港机场的时间,我担心会误机什么的,怎么办?特别杭州连日下雨,延误几小时也是司空见惯,老兄倒紧凑!仿佛都在他掌控之中。

  准时起飞也按时抵达,估计石栋也担心会匆忙,让我不要托运行李,可以节省时间,出机场后电话问原来订的接送汽车有没有到?假如没有到,就搭深圳机场的大巴去香港机场。石栋开始发挥他会说两句广东话的优势,一副江湖老手的样子:“假如车没有按时到就不要了。”对方说已经到,让我们等两分钟,石栋告诉对方我们在几号,让他抓紧!一个黑瘦的小伙,香港牌照的车,驾驶座在右手,看到我们就勤快地下车拎行李,并问我们香港的航班是几点。石栋告诉他,小伙说来得及。拐上路后还问从哪一个口岸出关,石栋熟练地聊上几句。我从来没有去过香港,虽然出去过几次,由于语言不行,到不熟悉的地方总是发憷。还好现在港人大多听得懂普通话。出关时由于开车司机驾照登记的不是这辆车,过关前来了一个同公司的司机换上驾驶座,过关后离开,从步行的通道回境。黑瘦小伙解释,他的国际驾照与同车的证件还没有办好只有这样通关。过深圳湾大桥很快到香港境,大桥的左侧高楼比邻,石栋给我介绍这里就是杭州的下沙,但香港地铁很发达,交通很方便!

  2012年6月28日(多伦多时间) 星期四

  行程按时顺利,飞机经过14小时的飞行,准时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多一点抵达多伦多的帕尔森机场。下飞机前石栋帮助填写了入关表格、入关、盖戳。由于语言不通的尴尬,还是担心对方问话。一位胡子拉碴看不出年龄的移民官,胖得快挤出他坐的关卡,看完我的护照,并同人一一比对,发现我手上另外还提着一只塑料袋,示意我提起来给他看看。还好石栋下飞机时让我把一只苹果藏到包里,看是飞机上的食物,敲下过关入境的戳,示意通关。石栋排队晃荡到另一个过关口,本来想等一下他,抬头一位装备齐整的女警示意我往前出口,我还是有点慌忙,沿着她指的门出去。回过来等不到石栋,只得随着程序下楼,到机场的取行李厅。小等了一会儿,不见石栋,还是有点急,别走散了,一句话不会说的我就瞎了。不敢瞎走,等了一会儿,才开始注意我身边的那个行李传送带是纽约的航班,往远处看去隔几条传送带,有几簇刚到达的人群。走过去才找到石栋站在香港来的传送带边。多伦多机场的推车都固定在一排,石栋看我去推车说:“你以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什么都免费啊!这是要收费的。”只有靠自己了。

  出机场后,用石栋漫游的电话告诉来接我们的姐夫已经到港。傍晚的多伦多凉丝丝的,由于时差,14个小时的行程,机窗外刚鱼肚白,到多伦多时又到傍晚,没有太多国际旅行的经验,还不习惯时差的算法,只知道与国内正好相反,慢慢习惯。

  到姐姐、姐夫住的住宅区,一栋一栋house比邻而建,绿化非常好,姐夫介绍这一带原来是犹太人居住区,犹太人会赚钱富起来后,就搬到更好的地方,现在中国人多起来,成了中国人的居住区,也有少量其他族裔的人。父亲和妈妈也从他们自己居住的地方过来等我们,妈妈热火朝天地在厨房烧饭,父亲一听到车声与小外孙出来迎接,小孩不怕生,家里一下来了两个舅舅,来回乱跑特别高兴。

  父母在国内见过石栋,何况石栋也是著名的“人来熟”,没有什么好见外的。转进厨房找来一瓶红酒,“家庭团聚,不喝点酒怎么行!”最后老老少少一圈人没有喝酒的习惯,只有我俩相互对饮。妈妈边干厨房里没有忙完的活边哈哈地笑,忙里偷闲给石栋帮腔开涮我。石栋开玩笑说,我母亲的名字“德娜”就注定要来国外生活,外国人里有很多叫“提娜”的发音!母亲哈哈的笑,说曾经工作的单位里碰到过几个。事后我问母亲,她的名字是谁取的?母亲说小的时候没有名字,家里和村里就叫她“小小的女孩”,老家光昌边的方言发音是“底底郎妮”,刚上小学报到需要写名字时,老师就在她的本子上写下“刘德娜”3个字,为我现在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刘德华的姐姐”留下口舌。

  姐姐的大儿子“半半”已快高中毕业,不太说话,说到与他有点关系的事只是笑笑。等姐姐、姐夫带小儿子去新买的房子住,父母也去了他们自己的住处。姐姐让“半半”陪我们,万一需要什么可以问他,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发觉“半半”还是一个很有自己思想的孩子。知道他小的时候也善于画画,我就把自己的速写给他看,他看后问我画的是不是中国的农村、一张画需要多少时间等若有所思的问话,还问我是否去过中国那个很高的地方?我说是西藏么?他说是的,听他妈妈说我上大学时就去过,他也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去,以后希望多去去中国,会更了解中国。小孩帮我在新买的笔记本下载一些办公软件,只要碰到中文就需要我读给他听,接着下一步。外甥说听没有问题,中文的看已经跟不上,还是姐姐家里有意让说中文才会讲的。

  晚饭时,姐姐问我们这几天怎么安排?我希望休息休息,石栋呆的时间较短,要抓紧转转,母亲说都这么年轻,还倒什么时差!明天就出去转,累了再睡。石栋原来去过温哥华,多伦多也是第一次来,到哪里都可以。父亲建议乘明天母亲休息可以开车载我们,就去北面的民俗村吧。


美术报 副刊 00020 去多伦多发呆(一) 2012-10-13 2742307 2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